自我效能对整体护理工作的影响

/ 2

自我效能对整体护理工作的影响

罗莎朱华

自我效能对整体护理工作的影响

罗莎朱华(虎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虎林1584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9-0159-02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holisticnursing)一词起源于古代英语词根,意思包括完整的、健全的和幸福的。整体护理的思想是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框架之一,它始终贯穿于研究和发展护理理论以及相关护理概念的过程中,也是我们解决复杂的健康保健问题的指导思想。

应用整体的观点看待生命个体时,应考虑其完整性、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作用、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等特点。整体的概念也已被应用于健康保健学科中,例如,WHO1947年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就体现了人是由身体、心理和社会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思想。

整体护理就是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连续性以及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把人作为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人,在护理上不仅注重身体方面,而且注重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对人生命全过程的不同阶段需求给予不同的照顾和健康指导,同时注重病人、家庭、社会彼此间的影响及需求。

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吸收和引入现代科学相关理论,摆脱超越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而以病人及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作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文化的统一体,把护理不仅作为使病人维持或恢复健康,而且作为卫生保健的一部分,它将护理理念、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护士行为评价及护理品质保证等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并使之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模式化。

1自我效能的发挥

识别和处理人的健康问题是护士的基本素质,整体护理以整体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即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护理的范围包括人的生命全过程;人的健康疾病全过程;人的个体、家庭和社会人群。

护士首先自己要应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健康教育等方法改变服务对象的不良生活方式。要能运用良好的沟通技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并与其他健康保健人员有效合作,使病人改变健康观念,采取促进、维持和恢复健康的行为。

不同的护士对同一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结论,这必然会影响整体护理的落实和护理质量。因此,开展整体护理要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模式化。它需要根据护工作具体情况进行实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使整体护理更好地开展下去。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先转变观念,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整体护理理论培训。只有各方面的工作配合协调,运转良好,整体护理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加,护士的职能与角色也在不断的扩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成就带来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老龄人口增多,社区各类老人机构及家庭所需的护理照顾增加,护理工作在人类生活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以往主要是医院需要护士承担病人的护理工作,现在的护士职能将逐步由医院向社会拓展,由照顾病人扩展到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因此,护士的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照顾病人,现代护士的专业角色将是多方位的。因此,现代护理工作者应具备适应多方位专业角色的基本素质,集多方位角色一体,才能担当起维护人类健康的重任。

在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形成了一种有计划的、系统的实施护理的特定工作程序即护理程序,该程序的主要具有四大特点,即综合性、动态性、决策性和反馈性等。其综合性是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综合处理病人各方面的健康问题;动态性是指护理措施或方案应随着病人的病情发展和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而不应该机械地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决策性体现在护理措施或方案上,是面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在可供选择的护理措施或方案中,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最优措施或方案,这就是决策;反馈性是指实施护理措施或方案后,再根据其效果对选定的护理措施或方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订。这些特点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现代护理观的整体思想。通过护理程序,不但病人的健康问题得以解决,病

人还能掌握促进健康的方法,并且护理人员本身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业务知识和技能都逐渐得到提高,护患、医护等关系进一步改善,也只有熟练地运用护理程序,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条理性、科学性和高质量。因此,整体护理要以护理程序作为工作框架,将现代护理观的整体思想融入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整体护理所制定的优质护理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整体护理不能把人只看成一个由各组织、器官所组成的生物体而忽视其整体性所包含的心理、社会等要素。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人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还要重视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协调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及周围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关系,促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通过护理程序,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和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让病人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护理下恢复和保持健康。

2整体护理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使多种层面按一定关系,通过沟通网络进行整体协调一致的环环相扣的护理过程,主要体现在将病人入院-治疗-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系统化过程,对病人实行昼夜连续护理和身心护理。

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引进责任制护理,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队伍的建设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责任制护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鉴于国外在整体护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整体护理经历了历史的检验和数十年的发展,代表了护理专业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在我们国内也开展了实施整体护理的模式。整体护理执行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科学工作方法。整体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教育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精心设计护理程序,确立护理内容,培训护理骨干,又要调配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检查评估和分段总结经验。

国内自一九九四年开始实行整体护理点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新的护理模式和优质服务也赢得了病人的好评,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自一九九四年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以来,不少护理人士对整体护理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设想,从而

使整体护理由实践升华为理论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整体护理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理质量,稳定了护理人员队伍,也使病人在心理、躯体和生活护理各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受益,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程度,改善了医、护、患三者的关系,为医院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整体护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面临着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作为护理专业实践的主体,作为维护、促进公众健康的重要力量,护理队伍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随着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也使得护士人员在素质、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等方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一系列新的问题。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改变了以往只对病不对人的疾病护理,要求以患者及其健康为中心,运用医学及护理专业知识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层面提供整体护理,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的诊疗技术、方法大量应用于临床,在增加护士工作的同时,对护士的专业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也应适应护理工作的拓展,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

在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形成了一种有计划的、系统的实施护理的特定工作程序即护理程序,该程序的主要具有四大特点,即综合性、动态性、决策性和反馈性等。其综合性是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综合处理病人各方面的健康问题;动态性是指护理措施或方案应随着病人的病情发展和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而不应该机械地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决策性体现在护理措施或方案上,是面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在可供选择的护理措施或方案中,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最优措施或方案,这就是决策;反馈性是指实施护理措施或方案后,再根据其效果对选定的护理措施或方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订。这些特点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现代护理观的整体思想。通过护理程序,不但病人的健康问题得以解决,病人还能掌握促进健康的方法,并且护理人员本身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业务知识和技能都逐渐得到提高,护患、医护等关系进一步改善,也只有熟练地运用护理程序,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条理性、科学性和高质量。因此,整体护理要以护理程序作为工作框架,将现代护理观的整体思想融入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整体护理所制定的优质护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