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钢板治疗锁骨骨折50例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解剖钢板治疗锁骨骨折50例疗效分析

黄文念

黄文念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中医医院广西马山530600)

【摘要】目的观察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严重移位的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50例,A组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B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锁骨骨折。结果两组疗效作统计学分析,A组优于B组,两组疗效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稳固,能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解剖钢板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290-02

锁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有部分粉碎、移位严重的锁骨骨折保守治疗难以获得解剖复位,容易出现畸形愈合。怎样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更有利于骨折愈合?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5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为新鲜锁骨骨折,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解剖钢板固定)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5~51岁,平均33岁。左锁骨骨折21例,右锁骨骨折29例。受伤到手术时间为6~48h,平均为22h。B组(克氏针内固定)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5~52岁,平均34岁;左侧20例,右侧30例。A、B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张安桢主编的《中医骨伤科学》[1]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A组解剖钢板内固定术:颈丛麻下,以骨折端为中心,作锁骨上切口,暴露骨折端,骨折端复位满意后,把解剖钢板塑形,让解剖钢板和锁骨贴合,用持骨器把钢板和锁骨固定稳固后,上螺钉固定,骨折远、近端至少各上三枚螺钉。骨折端固定稳固后,切口放置引流胶片,逐层缝合切口及加压包扎。

B组克氏针内固定术:颈丛麻下,以骨折端为中心,作锁骨上切口,暴露骨折端,逆行经骨折远端髓腔钻入2.5mm克氏针,从肩背侧穿出,骨折端复位满意后,顺行钻入克氏针,经骨折近端髓腔穿出,穿透骨皮质。拆弯并剪断背侧钻出的克氏针,针尾埋于皮下。切口放置引流胶片,逐层缝合切口及加压包扎。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到两天。A组患者术后未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肢,术后第二天疼痛减轻即进行肩关节屈伸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B组患者术后三角巾悬吊固定患肢一个月,术后十天进行肩关节屈伸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0天、60天分别行X线片骨折检查。治疗60天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根据林楚标等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2]:优:骨折达解剖复位,骨折有大量骨痂生长,局部无疼痛上肢及肩关节活动正常;良:复位达解剖位置80%,骨折中量骨痂生长,骨折周围基本无痛,上肢及肩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尚可:复位约达解剖位置的50%,骨折少量骨痂生长,肩关节活动受限;差:内固定不牢靠,骨折端不稳,需再次手术。

3.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治疗结果治疗60天疗效见表1。

表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表例(%)

分组例数n优良尚可差优良率(%)

A组5038102096.00

B组50281210080.00

经Ridit分析:u=2.0418,P=0.0412,P<0.05,两组疗效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A组疗效优于B组。

4讨论

锁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折之一,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传统的观念大部分锁骨骨折均由间接暴力导致,手、肘肩着地,传导暴力冲击锁骨发生骨折。Stanley等调查了122例锁骨骨折发现94%患者的受伤机制是直接撞击,而不是摔倒时手部前伸产生的传导应力[3]。故对于锁骨骨折受伤机制还需要我们临床医务人员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式有多种,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钢板螺钉、带锁髓内针等,我院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常用的方法是克氏针和解剖型钢板克内固定。传统的术式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内固定方式,分单根和多根固定,穿针方式有顺行和逆行两种。克氏针治疗具有方法简单,切口小,剥离骨膜少,对骨折部血供干扰小,术后瘢痕小,无须特殊内固定材料,费用低廉,骨折愈合后,只要切开一个0.5厘米的小切口就可以拆除内固定克氏针,门、急诊也可以完成,无需二次住院进手术室手术等优点。但存在固定不确切,内固定克氏针容易退出皮肤外,刺激皮肤,针道容易感染,因克氏针固定不够稳固,不能早期功能锻炼,有部分患者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缺点。也有克氏针游走造成胸腔、肺内、心脏等周边脏器潜在损伤的可能等缺点的相关报道。

解剖型钢板比较贴合锁骨的形状,易塑形,有很强的抗弯曲和旋转能力、固定牢固等优点,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可以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佳。但是该固定模式,术中对骨膜剥离较多,影响骨痂生长,并且需要二次手术拆除钢板。为了克服术中骨膜剥离较多的缺点,我们在术中尽量少剥离骨膜,在骨折端约1.5厘米范围内需要显露复位,就把锁骨四周的骨膜剥离,其余术野范围内的锁骨只剥离上面的骨膜,能装上钢板即可。因为在术中我们尽可能少骚扰骨膜,我们解剖钢板内固定患者无一例出现骨不连。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了克氏针内固定锁骨骨折的患者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的患者作一疗效对比,并经Ridit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证实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能够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安桢.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0.

[2]林楚标,禹宝庆.三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0例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9):96~97.

[3]S.TERRYCANALE.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第十版):2867.

[4]卢庆弘,王文权,许永秋等.克氏针与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108例对比分析[J].医护论坛,2011,6(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