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乡村特色教育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扎实推进乡村特色教育的建设

牟伦春

关键词:乡村特色教育“三发展”“三为荣”“三主题”

21世纪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技兴国,教育为先。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重庆市万州区太安小学始终坚持为发展而办学的理念,把“发展”作为学校办学工作的第一要务,确立“三发展”(即坚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三为荣”(即爱校为荣、爱岗为荣、爱生为荣)的主流意识,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教学质量尾端管理”三个主题,努力办乡村特色教育。

1、抓机制,盘活学校一班人。

农村学校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差,教师工作懒散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努力办好一所学校,首先必须解决人的能动性,这几年,我们努力探索并营造促进教职员工想干事、能干事的工作氛围,具体做法有三点:

(1)、重视班子建设,树立榜样。

良好的班子建设对学校发展和管理至关重要,我校强化全体班子成员浓厚的服从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竞争意识;强调工作纪律要严明,工作步调要一致,工作作风要务实,工作成果要明显,在日常工作中要求作风正、工作勤、态度严、业务精,当然,对待班子成员,至始至终要保证责权利的统一,要让他们有事可干,有权可享,让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充实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在成功的快乐中得到满足。

(2)、以诚悦其心、以严规其行,以新励其志,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面临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对校长风格和领导艺术也应该有新的理解和高度,既要运筹帷幄,又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讲究领导艺术。

“以诚悦其心”,“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句话道出了人间真情,这是校长做人的工作的基础,校长要带好一班人首先要做到心胸开阔,对人处事有良好的心态,不为不顺心的言论和行为感到烦恼,尤其是与自己意愿相悖的言行。对人或事听得进耳,看得进眼,保持冷静的心态、平和的情绪,特别要听取和研究同单位的不同意见;其次要尊重和善待教职工,平等的看待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客观、公正地处理每件事情,坚持实事求是,通过校务公开、谈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感到领导的诚意。我对教职工有一个承诺:任职期间一定做到善待每一位教职工。

“以严规其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人员众多,涉及方方面面,要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必须要有明细的要求作为标尺去凝聚,每所学校都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把握尺度,对事不对人,不搞亲宽疏严,尽量一视同仁。处理具体事情时,坚持以理服人,采取情感疏导。在处理违纪情况时,因人而异,对于纪律观点淡薄的人,越要严格,绝不手软,一定让他感觉到制度不可违犯;对于平常工作积极肯干的同志,偶尔因为特殊情况触犯了学校纪律,要谅解他,但要让他明白,校长知道他违纪了,没有处罚他,他受到感动,必将更加努力。另外,规章制度也需与时俱进,不可一劳永逸。

“以新励其志”,这是领导工作的又一门艺术,因为形势在飞速发展,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手段都在不断变革,这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校长办学应该有品牌意识,品牌会吸引社会的关注,体现办学的活力,成功的品牌必须通过不断地创新,校长要把不断创新作为创办知名学校的选择。其次要树立目标意识,校长要站得高,看得远,一个目标达成后要树立新的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奋斗,与时俱进。

2、落实考核评比,促进竞争意识。

学校考核评比制度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学校工作不可能取得长足进步,我校在管理层面、教师层面、班级层面的考核评比长期坚持并取得良好效果,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在管理层面,学校对五个科室进行排名考核,而且排名不允许并列,管理人员待遇与考核名次直接挂钩,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在教师层面,坚持德育和教学两大工作考核,考核不走过场,务实求真,促使教师努力工作,追求实效。今年我们对近几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进行一了次盘存,以积分的形式排名,并拟将结果用于绩效工资分配。在学生层面的考核坚持天天评比,周周评比,期期评比。

3、抓特色,推动学校品牌发展

在德育方面,我们着力打造“特色德育”。

(1)、创新德育管理“四巡五查三评比”:通过值周校长巡查教师履职,值周行政巡查班级管理,值班教师落实住校学生管理的模式,通过“三评”(值周校长评价教师工作情况、值周行政评比流动红旗、班长评价值周工作人员履职)实现学校的规范管理。

(2)、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八个一“活动”:爱国歌曲一天一唱、祖国见闻一日一讲、爱国教育每周一诵、班队活动每周一主题、爱国影片每月一看、国情教育每月一次、行为常规每周一练、自编板报每月一刊”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3)、做好学生行为“九好”训练:走好路、读好书、站好队、做好操、行好礼、扫好地、说好话、写好字、唱好歌,切实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健全“五大监督岗”:结合学校实际,大队部设立了语言文明监督岗、安全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节约爱粮岗等五个岗位,在校内形成良好风气。

(5)、营建书香校园: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师资弱,设备差,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扎实推动素质教育,我校组织学生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的班级书屋创建活动,并努力在“光彩促进会”争取了20万元的图书,解决了书源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学校阅览室的作用,每周每班安排一节读书活动指导,制作了“在书中寻找乐趣”的积累卡,每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形式多样的“校园读书节”,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方面,我们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唱响“学、用、思”三部曲。“学”即“学习”,组织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手段;“用”即“使用”,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思”即“反思”,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及早熟悉资源,思考在教学中达到的目的,反思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方法等。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尾端学生的转化和培优工作。我校在每期末,都会根据期末测试结果,建立学困生档案,并由科任教师进行学困原因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和进步。

在办学条件方面,我们统筹经费,完善学校设施,打造浓郁校园文化。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行政管理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校园文化不浓是农村教育的三大软板。要想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不至让“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抛荒”,我们必须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构建浓郁的校园文化,以此留住学生,留下教师。学校一直狠下功夫。实事求是的讲,在我任校长的这十来年,就教师的待遇而言,实在是清苦的,我们的钱都用到了改善办学条件上。作为政府,只要能为学校保证基本的教学用房和活动场地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不可能拿出资金落实教学设备的添置,更不可能出钱用于学校建造校园文化。学校惟有自力更生,科学合理的安排使用好每一分钱,才可能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为此,我们不等不靠,以整体一盘棋的思想,坚持每年办好一件事,逐年完善设施。到目前为止,我校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都已经基本完备,浓郁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形成。回顾12年前,我校师生发扬愚公精神,赤脚推土填操场的火热场面;回想起我和我的同事们坚持“用一生的精力办好一所农村小学”的理念而付出的那些不懈努力,看到太安小学今天的校容校貌,我们为太安小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无不为此而感到自豪和欣慰。也正是印证了一位教育家所说的——人类离不开教育,教育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就是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吧!

作者简介:牟伦春,男,现年42岁,现任重庆市万州太安中心小学校长。万州区第三届人大代表,曾多次被评选为万州区骨干校长,重庆市文明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