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果树栽培学》的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3

浅谈《果树栽培学》的教学

杨代春

(石柱县第一职业中学校重庆石柱409106)

【摘要】《果树栽培学》是农村职业中学农学类种植专业课,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必须结合本课程实践性强、地域性强、季节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特点,做到备课精心,教法灵活,内容常新,学法得体。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实现知识与农业生产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果树栽培;实践教学;应用学科;现代农业

Shallowtalk《thefruittreecultivationlearn》ofteaching

YangDai-chun

【Abstract】《Thefruittreecultivationlearn》BEagricultureinthehighschoolofthevillageoccupationtoplantprofessionlesson,attainbetterteachingeffect,havetocombinethiscoursefulfillmentintheteachingstrong,theregionbestrong,theseasonalbestrong,knowledgenoodleswideofacademicscharacteristics,attaintopreparelessonswithmeticulouscare,theteachingmethodbevivid,contentsoftennew,learnmethodinproperform.Havetothevalueoriescontactactual,theprincipleoflearningwithaviewtoitsapplication,realizationknowledgeandagricultureproduceofsewtoconnect.

【Keywords】Fruittreecultivation;Practiceteaching;Applicationacademics;Modernagriculture

《果树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将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果树栽培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栽培技术,能够学以致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体会,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掌握《果树栽培学》的学科特点

《果树栽培学》是一门农业应用技术学科,同其它学科比较,有以下特点:

1.1理论与农业生产结合紧密,实践性强。《果树栽培学》阐明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研究果树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低成本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提出整地、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等科学栽培技术措施,是果树栽培实现优质、高产的保证。

1.2涉及学科广、综合性强。《果树栽培学》涉及基础课、专业课的知识,同时与相近学科相互交叉。如研究果树生物学特性的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遗传学》知识;研究果树对环境条件要求的有《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农业化学》、《肥料学》、《果树病理学》、《果树昆虫学》等知识。此外现代农业还把计算机、遥测、遥控、农业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领域。

1.3地域性和季节性强。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其种植制度、果树布局、栽培技术各不相同。某一地区的果树品种和栽培技术,不一定适应于另一地区。因此不同地域的果树栽培课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果树栽培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增加新的内容。

教学中,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也才能找到教好这门课的依据,从而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备课、编写优质教案

备好课是教好《果树栽培学》的前提。当前职高专业课教学存在教材不全,教学大纲、参考书缺乏,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且现有教材很难照顾到地区特点,不能及时补充新科技、新成果。因此,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上多下功夫,编写高质量的教案,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备课时,除了围绕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章节的先后顺序,优化教材。对于统编的《果树栽培学》教材,不应全部照搬,要针对当地农业的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删去与当地经济无关的章节,增补当地果树栽培的成熟技术与措施,协同当地农业部门编选出发展地方农业的乡土教材。在处理教材中始终坚持教学以应用知识为主,以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所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不要片面追求高、深、全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果树栽培学的特点,调整开课时间及教学章节的先后顺序,使《果树栽培学》的教学与生产季节相吻合。

2.2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优化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学知识的结构,掌握主次,分清重点章节和章节的重点,分解难点,突破关键点。既要保持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又要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运用。

2.3保持教学内容常新。随着果树栽培学的发展,果树栽培知识不断更新,教师要经常利用计算机网络、果树杂志和农业科技报刊等,及时吸收、掌握果树栽培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并结合不同章节的内容,把最新成就和当地成功的经验补充到教案中,使所讲授的内容更新颖,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果树栽培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搞好课堂教学是上好《果树栽培学》的基础。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部分学生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认为到职业高中学习没有前途、没有出息,学习无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注意用现实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接触农村发展的实际,如:结合所讲章节,解读当前国家农业政策,讲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远景,论无一技之长的危害,树当地农村科技致富的学生榜样。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思考、体会,坚定热爱专业的信心,增强为家乡建设服务的观念。

3.2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果树栽培学》所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多,而且枯燥乏味,学生一接触很容易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力。为此,在教学当中,要特别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如:结合教材论述学习《果树栽培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上反映当今国内外栽培技术的最新成果、最新信息,介绍当地农业生产状况和发展前景。通过对大量事例的分析,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走访、参观,开展科研、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兴趣。

3.3筛选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要求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可视化。单纯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教学质量,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实物教学和演示教学等各种手段,发挥多媒体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作用。色彩鲜艳的挂图,形象具体的实物标本,融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以及生动形象的幻灯和投影等,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寓教于乐。

3.4传授学习的钥匙。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果树栽培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要传授《果树栽培学》的学习方法。《果树栽培学》涉及到柑橘(红桔、脐橙、甜橙、柚)、葡萄、桃、梨、李、苹果、猕猴桃等多种果树,内容多,老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果树都一一详讲,关键在于《果树栽培学》的学习方法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学习方法,学会提取每章每节知识点,既会浓缩概括知识,又能展开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归纳果树栽培共性的知识,会区分异同,让学生学会同类果树的栽培技术,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重视实践和实习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少或不完善地果树栽培实践教学,就失去了职高专业教学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果树栽培课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现、探讨、解决农村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服务于农村,使学生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技术型人才。为此,要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通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实习等多种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4.1结合农事季节,增加实验课。果树栽培课的实验内容多,增加实验课,既利于巩固理论知识,又利于培养栽培技能。由于多数实验受果树的生长发育时间的限制,有些实验要在果树生长期进行,如果树性状的观察,品种类型的识别等。还有些不受季节限制的实验应结合教学进度及时进行。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实验课时间,《果树栽培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时数比最好保证在2:1。

4.2创造条件,进行实习与科研。充分利用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科研基地,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强技能培训与运用。与乡镇专业户、涉农公司挂钩,建立联系点,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当地农业科研部门联姻,学生协助当地科研人员搞科研实习,通过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4.3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课堂教学和栽培课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的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如果树栽培技术咨询组、果树生长情况调查组、实用新技术推广组等,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此外,还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实用技术操作竞赛、栽培技术知识讲座、小知识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栽培技能,还扩展了学生视野。

4.4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服务社会。根据农时季节,果树生长情况,带领学生下乡为群众服务,传播实用技术。一方面是开展咨询服务,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是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到农户家庭、到联系点搞“上门”服务,提供技术,提供致富信息,推广优良品种。经常组织学生对当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和自然资源调查,做农业的热心人,细心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当地政府发展农业生产,协助当地农技部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果树栽培课教学粗浅的看法,教有多法,教无定法,僵则死,变则活,需要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总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9

[2]《教育学》,刘家访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提高蔬菜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莱阳农学院园艺学院李文丽等著,

[4]《果树专业课教学方法初探》,河北省馆陶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赵凤路著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3-23-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