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王雅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分析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王雅琦

王雅琦闫飞张震

(国网临猗县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就变电检修技术而言,主要是保证电力系统平稳运行,对其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检修,防止故障问题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转产生影响,谋求更长远的效益。但是因为维护设备较多,发生异常与故障的几率非常大,加之设备操作相对复杂,致使设备频繁出现事故。为此,一定要重视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开展,确保变电设备能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基于此,文章就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

1.传统的变电检修方式

自我国电力建设活动开始后,电力设备层出不穷,电网在运行中就涉及到了电力设备的检修方面,其中事故检修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是完全处于被动,主要是指电力设备在不得不检修的情况下,或者说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才会进行检修。这种事故检修方式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时,以此为依据,所以通常表现为破坏性,只有电力设备无法再继续使用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检修。这种被动式的检修方式由于自身特性,所以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成本,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电网系统以及电力设备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检修不足。

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相应的电力设备大量涌现,对于电力设备的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检修方式是相较于被动检修方式,更为创新型的检修手段。早期的预防性检修手段可以看做是定期检修方式,主要根据检修计划进行。早在上个世纪中期,生产制造行业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谋求更长远的经济效益,政府机构相继出台了定期检修的概念。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周期性,俗称间隔周期,具有较为突出的实践性特点。这种检修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助于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保持在正常情况下。

我国电力定期检修模式主要是从上个世纪中期从苏联引进,直至今天,定期检修方式仍然是我国电力系统检修的主要方式。定期检修方式需要遵循固定的时间间隔,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这种方法并不需要考虑电力设备以往的故障情况以及当前的运行状态,在实际检修中具有一定突出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定期检修模式同样存在缺陷,定期的检修中包括完好的设备,会造成良好设备维修过剩现象,致使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严重情况下在重装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总的说来,这种定期检修模式在使用之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力技术的发展致使大量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无论是从制作工艺上还是检修流程上,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要电气设备检修过程均已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检修成效更为可靠和安全。

2.变电检修技术发展

科学的发展使得我国变电检修领域的技术研究得到了快速的推进,状态检修这项新的变电检修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低电能在输出过程中的损耗,还可以减少变电设备的维修工作量与成本,从而达到提高其经济效益的目的。它主要是通过对电力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对过去的故障当前状态进行诊断的方式来对设备进行检修。变电检修内容非常多,从检修方式上而言,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定期检修模式,这是一种相对主动的检修模式。二是,状态检修模式,这是一种设立在设备状态监测与评估上展开综合分析并制定检修项目的检修模式。

2.1设备状态监测

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指的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评估,可以实时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有效控制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在设备状态监测中,主要包括三点内容:一是,定期解体监测,指的就是对设备予以检测,或者在设备停止运行时给予解体,按照相关标准与工艺,对设备展开全面的检查。二是,在线监测,指的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参数与使用情况的监测,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三是,离线监测,指的就是对设备展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测,并且运用超声波检漏仪、油液分析仪等设备提取设备运行参数,以此判断设备运行状态。

2.2设备故障诊断

设备故障诊断指的就是对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予以预防性诊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比较法,指的就是在完成一系列诊断之后,将诊断结果与以往检测数据展开比较。倘若没有差异,就表示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相反,存在差异,就表示设备存在故障。二是,综合法,指的就是对设备运行展开系统诊断。在予以诊断之前,需要先收集有关数据,并且和系统知识库中的数据予以比较,进而得到诊断结果。

3.变电检修技术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变电站逐渐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变电站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革新最主要的方向就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主要是一种由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以及识别装置等组成,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从而达到智能化的监督和管理的网络技术。主要的发展措施有:

3.1加快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已经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动化监控系统支持无人监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通过相关的设置进行实时监控变电运行的情况,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很明显的提高作业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减轻人力劳动,最主要的是可以保障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其对于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在变电设备的运行方面可以自动进行监控。因此,变电站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定期的对该系统进行检查,从而确保其正常工作的运转,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变电设备的检修,最终达到减少设备的检修次数。2)变电监控系统可以不断的升级。为了保证其能够时刻处于稳定与长期运行的状态,变电站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升级处理,从而使得该系统能够一直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中。3)能够及时的发现故障。变电站的运转过程中,该系统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为了处理和排除设备故障。因此,如果变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管理人员会第一时间通知检修人员对故障进行调查,找到故障原因对其进行解决。

3.2加强定期排查力度,减少检修次数

通过长期的检查与对实例的研究分析得出,在使用优质、高效的供电设备的情况下,不仅仅可以减少断电的次数,还可以使得供电设备出现断电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减低。所以,对供电设备的运行采取相应的增强措施非常的重要,与此同时还必须要采取巡查制度,目的是为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出现的征兆,在巡查的时候,要采取定期的排查方式来进行,而针对某些比较薄弱的环节就必须要增加排查力度,并且要将每次排查的详情进行记录,便于后期的分析总结。如果在排查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并且无法及时处理或处理不了,应及时向上级报告,然后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源,再对其进行解决,从而达到增加供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减少设备维修的次数的目的。

结束语

变电设备检修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而传统的检修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电力系统运行形势,因此,需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在电力设备运行中,一定要强化电力设备运行效率,提高检修工作的针对性与综合性,降低电力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燕.当前变电检修工作中的技术措施与细节问题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1:122+127.

[2]田志勇,王丰,黄鑫.刍议变电运行常见故障和检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222.

[3]梁群锋.试论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