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邹浩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引言

目前,国内各城市相继开始建设轨道交通,未来将有更多城市达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高峰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承担更大的比重,未来其比重将进一步增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将随之增长。国内各城市也相继出台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但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规划相对滞后,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存在不匹配问题,导致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1创新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工作中,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之间的不均衡发展是导致学用两张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这一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对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而言有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决行业、企业与学校在人才供需方面的失衡现象与错位现象,学校有必要仅仅围绕市场人才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作出创新性的探索,从而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与企业的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1结合岗位需求设计课程

课程构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要求的操作技能包括三方面,一是组织客运能力,具体通过站务管理将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提供给乘客,提升客运设备运行水平,为旅客提供服务和宣传工作,指导旅客科学集散与换乘。防止车站由于滞留旅客而发生拥堵;二是管理票务能力,也就是售票与检票的能力;三是安全管理能力,即了解环境特点,对控制环境手段十分熟悉,可以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四是组织行车的能力,即运行组织与接发列车工作;五是运行管理能力,包括运行组织,制定运行列车图等。按照工作岗位需求,设计完善的工作流程教学情境,利用多个实际模拟情景,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术。课程理念:第一,按照工作岗位设计教学内容,全面体现出工学教学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思路,提升培养技能的主体位置,在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积极获取知识与技术。第二,综合知识与技术选择课程内容,设计知识学习+技能培训。以培养工作技能设置课程内容,技术主线为课程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技术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后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内容,因此需要综合知识与技术设置课程内容,在设计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不断扩展与积累知识。第三,利用项目贯穿,密切联系地方特点。实际工作内容与情境教学过程有效贯穿,设计各种情境教学工作也各不相同,循序渐进培养技能,教师逐步退出教的核心位置,将学与做返还给学生。

2.2充分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其轨道交通专业在全国高校交通运输专业中名列前茅,本院与西南交大共建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就是要充分依托其专业优质的师资资源、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实践证明,西南交大的优质资源对本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合作办学中,西南交大负责本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并选派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教师给学生授课,让学生接受到了城市轨道专业良好的专业知识。"高"和"职"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高"决定了必须以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管理知识及其科学为基础。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这方面西南交大优势显著。

2.3深度校企合作,完善"订单班"人才培养制度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培养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质量普遍达不到企业要求,很多高等院校正在积极寻求解决途径,"订单班"培养就是在此背景下的探索。"订单班"培养的特点是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订单班"培养是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任务及需求特点出发,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培训和实操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可以进行岗位工作任务的桌面模拟演练和跟岗实训。同时,"订单班"培养将使高等院校有条件获取城市轨道交通各工作岗位的专业需求,并以此构建校企合作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培养体系。高等院校将以岗位技能需求标准为基础,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各类岗位的知识需求、技能水平及素质要求等,校企联合建设专业的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订单班"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订单班"培养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可以很快适应岗位需求,"订单班"培养需要校企的深度合作。目前,高等院校有深度校企合作的意愿,企业需要更积极地参与"订单班"培养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参与"订单班"培养中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派遣专业人员参与培养,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企业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将付出更多的成本,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采取措施,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实现"订单班"人才培养的完善和落实。

2.4政府---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在校企合作关系的形成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政府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而且还需要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服务功能。具体而言,一方面,政府部门有必要引导企业与学校共同构建人才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人才供需信息的对接;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引导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技术论坛的搭建,从而为企业与学校、从业人员与教师、学生之间围绕人才培养问题、技术应用问题开展沟通与交流提供良好的渠道。与此同时,在技术论坛的搭建中,政府部门还需要重视引导企业与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强化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及合作热情,从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价值的充分体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运输、机电、管理及经济等多学科知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尚在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在我国职业院校中设置时间相对短暂,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在内的许多问题都还处于探索过程中,任何探索都将对城市轨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和规范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宛平,吴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3):45-46.

[2]慕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1):39-40.

[3]牛红霞.高职城轨运营专业"站校交替互通"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