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读”领先、“说”“写”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听”“读”领先、“说”“写”结合

李玉娥

———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方法

李玉娥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诸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微格教学”中的“生动形象”、“有计划的重复”等教学原理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技能则是提高这种教学素质的良好方法,可具体、灵活的体现在如下教学过程之中:

1以“听”“读”领先,强化记忆,过好衔接接关

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外语的学习都离不开输入,“听”和“读”是输入,只是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我从开始教高一课本起,每节课利用5~10分钟进行听力和阅读训练,听得内容、读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新信息和一定的趣味性,并且在训练的同时注意以下两点:①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②输入前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听或读,听写或读后要考察结果。通过这种适量的“听”和“读”训练,强化学生记忆大量词汇、句型、习语等,为下一步“说”和“写”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做好了衔接准备工作。

2以“说”促“写”、相互作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如果说“读”好似信息的摄入,那么“写”就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写”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提炼,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所以我让学生“先说后写”,即先口头复述课文,再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要求他们用5~8句话或6~10句话概括课文,逐步要求他们的复述达到准确、生动、流畅的程度。其实,复述课文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就是用英语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说”,积累相当的语言素材,然后再让学生写有关课文的故事梗概、人物简介、段落大意或中心意思。总之,使学生在写作中觉得“有话可说”。这一训练开始时,必须跟课文内容相关,难度降低,可由五、六句话逐渐过渡到一篇短文,到高三可脱离课文,拓宽练习。经过大量的这种相辅相成的“说”“写”训练、查缺补漏,使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拼写由多次反复而正确,语法错误由反复写练而减少,理解能力由“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提高。

3研究大纲,突出阅读,专项训练,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大纲既是规范日常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所以只有研究大纲,才能有目标、有要求地施教,才能有标准的加强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训练。我一方面认真钻研教学大纲,一方面反复研究前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首先突出高考中的重头戏———阅读理解。我总是把高三英语教材作为阅读材料处理,依据文章的题材和体裁,结合高考考纲的要求,把文章分为:人物传记、记叙文、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报道、说明文等,有侧重的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每次我都收上来批阅,在下一节课上及时进行订正,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或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定论。用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再抓阅读训练的同时,每周利用一课时,加强语法项目的复习,并配有适量练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以达到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就定于从句,我归纳出下列要点:①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的取舍在于其在从句中的成份。②定于从句中使用that的几种情况(并以同对比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中的that)。③介词+关系代词以及它跟关系副词的互换。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as,which的使用。⑤where在定语从句中的使用以及进一步比较它在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中的使用。

通过对各种文体的写作练习,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不同文体写作的清晰思路,通过这种直接的或间接地批改讲评,学生不断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不但语法项目得到复习,而且阅读、写作得到了进一步训练,为学生做好高考的单项选择,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单词拼写,书面表达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4查漏补缺,注重完形填空,综合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在高三下半学期,我开始进行查漏补缺工作,首先把高考考纲中的一千多个在教材中未出现的常用词挑选出来,重点教给学生,同时,对考纲中的词汇甲乙处理(级依考纲对部分词拓展此意,如gift的“天赋”义在课文中为出现,但考纲要求知道),归纳对比词汇。

再编印练习题,让学生多次练习拼写,对比记忆,并掌握考纲中要求掌握其用法的词汇的用法。在词汇教学的同时,我还注重完形填空的训练,也就是:①经常让学生阅读短小的文章,对各种体裁、题材、风格的文章都有涉猎,培养语感和快速阅读能力;②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对一些常用的句型、短语、惯用语做到呼之即来,脱口而出;③使学生掌握分析句子的基本知识,能辨认各种简单句、复合句的结构。我一般要求学生按以下步骤和方法解答:①重视首句的开篇启示作用;②通读全文,理顺大意;③逐空填充,瞻前顾后;④复读全文,验证答案。当然还指导学生通读宜粗宜快,要顾及上下文,特别是前后句;以长补短(长则指学生的较系统、较扎实的语法知识,短则指学生较缺乏的背景知识,语感差),灵活作答。一般说来,短文中的不少空白,即使不考虑上下文,有的仅凭语法知识也能正确选择,凭借熟练的语法知识顺利确定几个答案后,往往由于思路受到启发,就会“恍然大悟”,跳过去的空白也能轻而易举地被确定。通过这样操练,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增强,排除非正确答案的意识增强,得分率相应增加。当以上两个环节达到一定程度时,我就开始综合训练,即精选几套完整的综合题,再印发前两三年的高考题(因为有专家曾说,考“托福”不做“托福题”不行),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讲评,学生通过这几套题的训练,知识就会更系统化,综合能力就会更加增强,就会以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威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