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往对话教学模式及其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师生交往对话教学模式及其构建

王劲松

山西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小南头中学王劲松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生活形式。西方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交往是人通过使用符号来协调人们之间的行为,以求得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共识的活动;“对话理论”则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活动。哈贝马斯批判理论中的“交往行动理论”的解释:“交往”是指至少两个具有言语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交往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的交流和非言语行动进行的思想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和人格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将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社会化和学生健全个性的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的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反之,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和理解,无论是他平时多么喜欢的课程,他也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抗拒,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也无法产生成就感,师生共同对教育和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教育能力。一个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即使课讲得那么精彩、专业水平多么精深,也无法使他的“教育”产生真正的效果。

师生交往对话教学模式就是将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绝对地位的撼动,是对觉醒的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些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对话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这次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作为师生交往对话的主体之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主动地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师生交往对话的教学模式。

一、多相沟通是前提

人际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首先在于交往对话的双方都要互相了解,当然,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主动去了解学生,疏通多种沟通渠道。了解、沟通的渠道可以有家访沟通:教师亲自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家访沟通也可以是电话沟通,但绝不是向家长告状;谈心沟通:与学生个别谈心,以一种平和的、关心的态度与学生谈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开会沟通:开课前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搜集情况,提出要求,提前布置作业;参与沟通:在上课的阶段中,尽可能参与学生班级的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等;作业沟通:主要是在学生作业上进行交流,像日记、周记、作文等作业容易反映出学生的思想,为了形成交流,要善于发现作业中反映出来的某种倾向,及时点评。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与教师探讨。要对学生提出反馈信息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点评的意见后面再提出意见;干部沟通:与班主任或班级干部沟通是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取得班干部和其也任课教师的有效配合。

二、课前准备是基础

师生交往对话教学模式,看似教师在课堂上随心所欲、随机应变,实则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学生不经意中发挥主导作用。课前准备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情境准备,此时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内容是“剧本”,“导演”如何激发“演员”进入角色,这就要依据上述师生沟通中彼此了解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已有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社会和自然现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等方面考虑。总之,交往对话的教学,需要教师既熟悉了解学生,又对教学内容熟悉于胸;既忠实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师生互动中,会产生新知识,对此,教师要有所准备。课前准备的另一方面是作业。教师可把作业看成是联系学生的媒介,而不要让学生仅仅成为教材内容的复写者或做题的机器。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情况,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教师根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可为课堂教学提供情节铺垫;通过作业反馈,及时强化,因材施教。要达到以上目标,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四个“便于”:便于学生发挥,可以把命题作业与选题作业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尽可能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谈认识或做课题;便于组织讨论,题目设计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来,鼓励发散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加深认识;便于评估,一些事实性作业,答案可以是单一的,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整体倾向和理解记忆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认识性和操作性作业,答案尽可能具有弹性,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发散程度。

三、课堂激励是关键

这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渠道。教师应加强课堂的教学组织,激活教学氛围,通常有四种方式:以教材为依据的问题情境激励,根据上述的对学生的了解和课前准备来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作业为内容的反馈信息激励,善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尤其对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以情节为线索的矛盾关系激励,通过在作业中发现的不同观点,安排持不同意见者发言,看似随意点名,实则制造矛盾,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辩明条件,分析、判断、解开矛盾,在大家讨论、辩解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以讲台为中心的角色定位激励,讲台通常是教师的领地,学生对此具有敬畏感和好奇心。教学中,教师不妨与学生角色换位,自己走下讲台当学生,而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展示优秀的一面,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课外要求是动力

这是现在条件下教师为学生创造强化主体意识的环境所能做的必要努力。课内互动,与课外营造有直接关系,课外营造有“三个要求”;结合工作提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学生的自制管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以提高每个人的自信与自理能力为目标,让每个人能看到自己的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布置任务提要求,教师根据上课需要,对学生提出课外活动的要求。可以有科技的、文学的、艺术的、劳动的等等,特别是要把这些活动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形成一组活动,全班受益的氛围;教师自我加压角色提要求,面对学生被激活的智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已不能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新的“小河”。教师应不断自我加压、充电,自觉接受教育新理念,掌握技术的教学手段,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就像罗杰斯所说,“教师和学生是一起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