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运行管理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运行管理与探索

朱玉莲钟丽梅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电能质量是指通过公用电网供给用户端的交流电能的品质,在现代社会中,电能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项电能指标若偏离正常水平过大,会给发电、输变电和用电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就是依据科学的标准、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相应的电能指标、电能参数和试验数据的监督来判断发供电设备的健康水平、运行状况,以发现用电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异常,从而进行调整或检修维护,达到对事故的超前分析和超前控制,以避免异常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管理手段。

关键词:电力;电能质量;运行管理;

1实行网络化管理,明确其责任和权利

电能监督工作能否做好,是否实现网络化管理是关键。公司要成立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技术监督工作。一般公司成立以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监督领导小组,负责技术监督领导工作。其次是成立技术监督办公室,其职责是在公司技术监督小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部、集团公司有关电能质量监督的方针、政策、规程、标准和实施细则。监督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监督指标,检查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和检修管理等工作。最后要成立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它是电能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

建立起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后,还必须明确落实各部门,各岗位技术监督责任和权利,其管理的模式采取分级的网络化管理。作为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来讲,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成立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一般设1名网长,1名专职,若干网员。它是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执行机构。成立监督网后还要明确各岗位职责。网长是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的负责人,对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负责。专职是按照厂部技术监督管理细则和上级技术监督考核细则的要求,制定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有关设备台帐和档案,对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进行质量监督等工作。网员是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执行者,掌握设备运行、检修中的设备缺陷情况,对于发现的缺陷及时消除,配合电能质量监督专职做好技术监督指标和报表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等工作。综上所述,只有通过网络化管理,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权利,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才能步入正常化,如果没有明确责任和权利,整个电能监督工作就形同空谈。

2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技术监督必须依法进行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其首要任务是必须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对电能质量所采取的检测方法,所使用的电能仪器设备,所规定的各项指标,所进行的定期试验、工作等,都必须依据所制定的条例、标准、规范、制度来进行,不能随意减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项目,降低电能指标要求等。标准化工作体系主要指通过以上制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对电力系统频率、供电电压、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等各种电能标准化规范逐条进行研究,分析各种规范要求及我们怎样做,各种电能指标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我们现在还存在什么差距。其次是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差距,我们该如何改进,制定好电能标准化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分步骤有序实施。然后是将电能标准化工作与考核挂钩并及时落实到位,这样才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因此,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化体系,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各项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目标的完成,有一种依法监督的意识,才能使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使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有依法生产和管理的内涵。

3加强设备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核心是质量,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全过程的监督,它必须贯穿于电力生产建设的全过程。设备在运行、检修、技改都要实行有效的监督,任一过程的空缺,都有可能埋下事故的隐患。因此在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地按照现行标准做好技术监督,才能使安全生产有一个好的基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要充分认识到所有并网运行的发供电设备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单一设备的故障都有可能降低电能指标,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影响到对用户的安全稳定供电。例如在火电厂大容量辅机设备启动过程中,加强对火电厂各种大容量辅机启动前及启动过程中操作程序的监管,避免因操作不当等各种原因致使大容量辅机带负荷启动,从而减小辅机启动电流和缩短启动时间,有效提升用电设备电能质量。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电能预防性试验,定期对电能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反应设备的健康状况,加强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只有通过狠抓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电能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确保电能质量的提高。

4做好定期工作,把电能工作日常化

做好每一天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全年电能技术监督工作的基础工作。做好定期工作,首先要制定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定期工作制度,内容分为近期重点工作和常规性工作2部分。近期重点工作是指上级领导安排的年度或季度核心工作内容和重点项目。比如电科院要求的全年整改计划,公司领导制定的迎峰度夏、大小修期间保证电能指标合格的阶段性工作。针对这些工作,我们必须明确责任,制定好相关的措施和预案,同时还必须加大力度予以监督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对执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制定更好的措施,保证阶段性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常规性工作是指本部门责权范围内的各项常规性工作。例如每天的电压、无功的监视、调整及数据记录工作;各种电能设备的巡视、维护、消缺工作;各种电能质量报表的统计、分析及上报工作;各种电能质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等。把定期工作纳入周计划、月计划,完成情况与工作任务挂钩,把定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之内,实行奖惩结合,同时建立符合实际的各种定期工作记录并归档,以方便查询。只有做好每一天的定期工作,全年的电能质量监督工作才能有保障。

5注重数据采集,善于分析总结

分析总结工作是电能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目前电能技术监督工作所面临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分析总结不仅是我们自我提高的过程,更是我们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召开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分析会来进行此项工作。在平时也要对一些电能质量参数、指标,养成时时分析、时时总结的习惯。电能分析主要包括电能指标分析,无功电压运行情况分析,设备状况分析等分析。可以通过汇总月度各种电能报表的基础之上,认真分析各指标完成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可以通过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某一单项电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经验,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6结束语

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电厂及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通过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发电厂及整个电网包括频率允许偏差、电压允许偏差、谐波允许指标、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从而有效提高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另外,我们还需要不断摸索新的电能管理方法,科技在发展,设备在更新,只有不断的更新我们的思想,才能便我们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更加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肖湘宁,徐永海.电能质量问题剖析[J].电网技术,2001,25(3):66-69.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