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张强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与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对象为我院牙科收治的108例牙列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观察组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术,分别检测修复前与修复一年后的咀嚼效率、牙龈和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咀嚼效率、牙龈和菌斑指数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显优于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有效提高了远期咀嚼功能,且保证了基牙的牙周组织不受影响,相容性较好。?

【关键词】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牙列缺损;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52-02

牙列缺损是牙科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的效果并不显著[1]。因此为能更好地提高牙列缺损的修复疗效,本研究选取我院的108例患者分析对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与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的修复效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为我院牙科收治的108例牙列缺损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9:25,年龄为31~76岁,平均(47.16±5.6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6,年龄为31~74岁,平均(44.97±5.85)岁;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预备好基牙后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待其修复完成之后选用钛合金制造的支架进行活动义齿。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术,基牙预备与对照组相同,然后选用sterngold公司的太极扣附着体,将其阴性部件放入牙列缺损的基牙根管内,阳性部件也放入基托内的对应位置,在太极扣附着体完全覆盖了牙列缺损的义齿后进行修复。

1.3疗效评定指标

分组记录行修复术前与术后1年的咀嚼效率;另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行修复术前与术后的牙龈指数(GI)与菌斑指标(PI)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应用

使用SPSS21.0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咀嚼效率

修复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咀嚼效率分别为(0.47±0.28)与(0.49±0.29);在行修复手术后一年时间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情况得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咀嚼效率分别为(0.97±0.83)与(0.63±0.21),两组治疗前的平均咀嚼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一年观察组的平均值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GI与PI指数

观察组与对照组修复前的GI指数分别为(0.41±0.23)与(0.45±0.25),两组的PI指数分别为(0.82±0.07)与(0.83±0.13),修复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不同修复术后1年观察组的GI与PI指数分别为(0.97±0.37)与(1.36±0.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GI指数(1.87±0.57)与PI指数(1.84±0.99),对比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牙列缺损系口腔科中较为易发的牙科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修复术是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该术虽已采纳的时间较长,但该术的应用效果并不佳[2]。近年来随太极扣附着体的引入并逐渐被应用于牙列缺损的修复术中,确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广大牙列缺损患者创造有利于的修复医疗条件。

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0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与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的修复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一年咀嚼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进行修复术一年后观察组的GI与PI的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证实了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明显。究其原因发现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术具有实用、稳固的两大特点,修复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率情况高达90%以上,太极扣附着体属于半精密弹性类附着体,其加工过程简单且治疗手术中操作简便,还具有稳定与固定性能良好的特点,加之修复后获得的美观度与舒适度更是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远不能达到的,因此该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对美观度的要求,深受患者的喜爱[3]。太极扣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不仅可以增强义齿的固定并提高其咀嚼功能,因此该术能很好地提高了修复列牙的咀嚼功能,而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的后期咀嚼效率随使用时间的推移而其功能有所下降[4]。另外牙列缺损经修复后要多加强基牙的牙周组织保养与维护,因为其牙周组织会直接影响着义齿的使用寿命以及远期效果[5]。由于样本的数量小,对于远期其他不良症状的情况不能作深入分析,结果有一定局限性,还有待临床的进一步观察研究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手术中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相比临床效果更为突出,明显改善远期的咀嚼功能,且该术对基牙的牙周组织的损伤影响极小,故该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且组织间相容性极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牛建杰.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可摘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80-82.

[2]马科院,李新,牟雁东,等.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15,12(7):574-576.

[3]商亚微,何晶,赵宝红,等.不同冠根比种植单冠修复体短期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2):101-104.

[4]侯丽萍,李二红.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4,19(4):190-191.

[5]李睿.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和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