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樊淑琴

樊淑琴(河北平山中学,平山050400)

摘要:创新需要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未来教育所需要的老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要实现物理教学和创新教育的结合,教师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

关键词:创新;物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153-01

0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社会才能进步。创新需要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做为一名教师,要把这一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无论与传统教育、现存教育、应试教育比较,还是与索质教育比较,都具有鲜明的特征:(1)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昨天教育价值观"。(2)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我国的现存教育,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3)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4)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思想、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表述形式。它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科学,与实际联系紧密,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实现物理教学和创新教育的结合,教师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过程,而是老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的多元交流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争论与交流。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要过早给出结论,不要把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留下悬念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未来教育所需要的老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也不能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自居,而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学生当成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学习主体,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与学生共同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当思维处在积极、敏捷、兴奋、高效的状态下就会产生创新的冲动意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在“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课本进行讲述,而是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并指出这种力叫做安培力。这时让学猜想安培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毫不犹疑地回答:跟磁场的强弱有关,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这时我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静待同学们深入的思考。片刻后,就有学生说还跟导线的长度有关,跟导线与磁场的夹角也有关系等等。我接着说安培力跟这些因素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磁场的强弱用B来表示,并把它叫做磁感应强度,那么,这个物理量应该怎样定义呢?请同学们首先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些问题。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归纳出了以下几点: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目的:①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验证F与I的关系。②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验证F与L的关系。③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验证F与磁场夹角的关系。

(3)实验装置:用三个蹄形磁铁并列形成近似的匀强磁场。用铁夹台将通电导体悬挂在磁场中(见课本)。

(4)实验步骤:(略)

(5)确定B的定义方法。

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思路放开了,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地得到了培养。

学生在学习中,老师不断地帮助和鼓励固然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也十分必要。但是,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不经历挫折怎么能有创新呢?所以,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设置一定的陷井,让学生既经历失败的考验,又能让绝大部分学生能从中接受教训。教师要通过恰当引导和适当帮助,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在成功中进步。

当今的物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知识的传播者,而应该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学习指导者和引路人。物理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站在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全面审视和反思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有计划、有重点地完善提高自己,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作出较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