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陆晴

无锡市锡山区中医院东港院区214199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及探讨未来急诊健康教育的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省18家三级医院、18家二级医院、18家一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急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对急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满意度为37.53%,对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满意度为47.83%。结论急诊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相对来说都较低,一方面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人数比例,另一方面需要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加强,同时还要建设规范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从而解决急诊健康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升全民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强化全民自救急救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急诊患者;健康教育;医护人员;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健康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医学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为了提升急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健康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一些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加强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强化全面自救急救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急诊患者手术的成功率。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对上海市18家三级医院、18家二级医院、18家一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急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也针对患者家属做了调查和访问,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460份有效问卷。。

(二)方法

对54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急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发放500份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了解急诊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具体调查内容如下表1。

二、结果

(一)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低

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低,尤其是急诊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仅为37.53%,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急诊科医护人员配备较少,医护人员的工作比较辛苦,加班加点,只顾着完成自己日常的护理工作,与急诊患者的沟通较少,没有闲暇时间关注急诊患者的心理需求;关于急诊护理的规范制度不完善,不标准,而且缺少相应的护理指导。

(二)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人员

一般情况下,急诊健康教育都是由相对应的医护人员在护理的间隙进行指导和教育,教育时间比较短暂、匆忙,没有重点,没有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不规范、不完善,急诊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听取教育内容,即使听进去也很难吸收,很快就会被忘记,起不到教育的目的。

(三)急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低

急诊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虽然比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但是整体上还是处于较低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急诊患者和其家属因为患者的病情异常焦虑,并没有心情和注意力去听取健康教育的内容;患者及其家属文化素质不同,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等也不相同,需要分开进行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对一些急救常识不了解,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所采取的一些急救措施,而且还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

(四)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较少

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目前还只是定位在前来医院就诊的一些患者及其家属,而且相应的教育开展并不顺利,所以普及力度很小,教育对象范围较小,很难使健康教育的工作顺利开展。

(五)急诊服务体系不完善

现在的医疗部门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制度和流程,缺乏专门的教育人员,医护人员对于急救常识等也缺乏系统化的培训,所以导致整个医疗部门的急诊服务体系非常不完善,人们想要掌握和学习急救护理知识的需求和目前的健康教育内容、形式等存在矛盾。

四、结论

(一)增加急诊护理人员数量

为了减轻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医护人员和急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所以必须增加急诊护理人员的数目。可以通过增加急诊护理人员的相应福利待遇来减少急诊护理人员的流失率,因为急诊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心理承受压力大,待遇相对较低,导致高年资护士流失严重,所以增加急诊护理人员的数目,可以分担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通过增加福利待遇,可以提高急诊护理的留人率。

(二)培养专业的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专门挑选高素质、沟通能力强的人员进行培训,设置相应的专业急救知识、沟通能力、教育能力等的培训内容,培养专门的教育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因为服务人员的特殊性,所以必须要有专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健康教育,而且必须沟通能力强,经验丰富,有一定的专业教育能力,这样才能加深急诊患者及其家属的急救知识,增加他们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升他们的急救能力。

(三)对于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要有差异化

对于急诊患者的健康教育一定不能泛泛而谈,要选准时机,在对患者进行沟通缓解其焦躁的情绪之后再进行健康教育,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宜的有效的教育内容,要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进行差异化的健康教育。

(四)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和医疗部门要重视对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通过相应的制度支持和措施来建立相应的医疗机制,同时还要加大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要通过媒体广告、等进行宣传,要通过在社区等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来提升人们对急救知识健康教育的认知,从而为急诊健康教育的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云清,侯翠华,刘静.提高急诊护士自我情绪控制的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08,29(4):347-348.

[2]臧舒婷,罗希芝,付晓丽,李福琴.急诊患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7月第11卷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