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工程的安全与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线路工程的安全与风险

蒋平

深圳钣王科技有限公司518115

摘要:输电环节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负荷的日益增长,电力线路新建和改造工程必须实施。电力线路工程相比一般工程项目具有难度大、跨度大和受外界因素限制较多的特点,必须保证人力配置和工程管理的合理化才能使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文章结合电力系统特点,分析了电力线路工程中影响工期的因素,从主要问题着手,同时考虑重要的细节,并提出了确保线路工程工期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线路工程;安全;风险

引言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来讲,安全生产更是至关重要,通过在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法治约束施工原则

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控制要结合安全法治管理的高度来硬性规范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同样作为项目负责人务必掌握相关的法规条例以及国家电网、省市区域等相关安全技术生产文件,并严格贯彻其文件精神并加以落实。同时要正确权衡好安全质量生产与工程工期进度、效益三者的关系,对违规以及跨越安全生产行为底线的人员要加以严格处理。

(二)遵循依法施工原则

应用法律手段可从根本上保障电力线路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合理应用法律手段控制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全方位掌控施工安全、进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同时,为了增强运行风险的预控能力,必须不断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展开反事故演习,提高解决复杂电力线路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电力线路施工管理中,严格遵循责任和权利相结合原则,在管理中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

(三)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在电力线路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电网、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人工控制施工行为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保证安全施工。

(四)维护人员安全施工

电力线路安全控制的好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作为电力线路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则需要在有效的掌握施工现场人、事物等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不安全行为,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

(五)狠抓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

在电力线路安全管理工作中,工程负责人需要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对各级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建立施工责任制度,并将其落实到每一个人头,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心中,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各项预防措施及控制手段,从而将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排除,确保安全施工。

二、电力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的领导往往过于注重电力线路施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相关部门也没有认识到电力线路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难以保证电力线路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缺乏专业培训,施工人员无法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再加上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导致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漏洞,难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在承载线路架设工程施工中,大多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劳务作业操作,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没有全面掌握各种先进设备的管理知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设备隐患,且难以及时排除,严重降低了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性。

(三)工期和组织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由于过于追求自身利益,部分电力线路工程的建设单位盲目缩短工期,导致电力线路安全施工的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引发各项安全隐患。由于施工组织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各种施工资源利用率较低,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难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质量。

(四)征地拆迁纠纷的影响

电力线路施工路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增加了征地拆迁的建设项目。在征地拆迁中,出现了很多纠纷事件,严重拖延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安全施工的工作效率。

三、电力线路的运行与维护

(一)减少人为破坏的情况

减少人为破坏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电力部门及政府执法部门的管理力度,对电路铺设范围内的居民进行电力安全教育,对破坏电力线路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从而使人为破坏的情况减少。同时电力部门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向电力范围内的居民群众宣传相关的电力知识与法律保护知识,让沿线居民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相关的知识与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好电力线路与电路器材。对于在沿线范围内施工的工程与人员,电力电路相关管理人要及时制止大型工程器械在线路保护区中活动,并且向工程施工的单位与负责人提出安全施工的要求。如果有不听从劝阻的就要下发及时的整改工程通知单,立刻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报告,对违法的行为依法查处。倘若电力线路杆塔或拉线基础与行车道路有着很近距离,就要成立电力线路设备保护组织体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向各个电力部门分工电力保护职责,从而让电力线路能够在各种保护中正常运行。

(二)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措施加强维护

在进行电力线路维护工作时,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及时发现电力线路存在的故障,及时运用相应的技术修复故障或者更换新的设备,防止由于电力线路本身的设备缺陷而导致损坏,从而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有效运行。

(三)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电力线路的损坏是不可估计的。在遭受雷电破坏比较频繁的地方要安装好避雷线或者避雷器,从而有效地减轻或防止雷电的侵害。同时还要有效地对风暴与冰雪带来的电力线路的侵害进行维护,根据天气的情况对相应地区的电力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上减少自然环境对电力线路所造成的破坏,维护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

四、施工中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一)编制施工方案和危险点控制措施卡

一般性检修作业项目,由工作负责人或班组长组织全体作业人员,作业前分析查找作业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因素,然后再对照规程和该作业项目的危险点数据库中的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由工作负责人编制“危险点预控措施卡”,经工作票签发人审核批准并签名后执行。复杂的检修、施工作业项目,大(小)修、技术改造工程及多班组作业等,应事先编制检修文件包,其文件包中的危险点控措施,由工区(车间)专业组长针对本项工程全过程各个环节按专业制订。各作业班组根据制订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对本作业班组承担的作业项目进行具体的危险因素分析,然后再对照规程和该作业项目的危险点数据库中的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编制“危险点预控措施卡”,交专业组长审核,经工区领导批准并分别签名后执行。如果作业现场有跨部门的多专业班组同时交叉作业,还应经企业生技部门批准。复杂的电气倒闸操作、重大特殊的操作,在操作前应分别由站长和工区技术员组织进行危险点分析和制订危险点控制措施,由运行值长编制“危险点措施预控卡”,经工区运行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二)作业中危险因素的控制

(1)维修时危险点的防范措施

配电线路带电维修时,因工具使用、运输等引起的安全事故是十分普遍的。因此,要着重这一方面危险点控制措施的落实。首先,施工中所需的绝缘工具应当由专人进行管理,对每一个新进的工具都应做到认真的登记,并将登记过的工具放置于干燥且利于通风的工具间内。同时对绝缘工具进行定期的检修,对检修中出现问题的工具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另外,对施工要使用到的绝缘工具,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大小进行工具的分配,以免因工具不适合而造成绝缘工具的损坏。

(2)天气原因产生的危险点的防范措施

如果在施工中忽然遇到大雨天气,应及时停止作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另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忽遇大风天气,且风力在5级以上的,应立刻停止作业。如风力小于5级而大于3级的,在必须作业的情况下,应对作业设备加以固定,以确保施工人员与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五、结语

总体来讲,电力线路工程的工期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施工安全为前提,通过制定有效的工期保证措施确保工程按期完成。文章从电力系统工程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对路、科学严谨的工期保证措施,对于电力系统扩张以及改造过程中的线路工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对于其它类似工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浩光.对某电力线路工程基础质量保证措施的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29).

[2]何志超.校园电力线路运行维护研究.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2).

[3]于刚,王美燕.浅析电力线路运行与维护.中国电子商务,2010(12).

[4]张纯,李勇,勾永直.电力线路运行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铁道机车车辆,2009(22).

[5]周建华,孙晓林.电力线路运行显示牌控制管理系统.电脑学习,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