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杜丽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优化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杜丽萍

杜丽萍

杜丽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花沟学校743021

摘要:初中数学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而是通过对知识系统的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一个是从厚到薄”,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应该重视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优化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复习动机,使其牢固掌握每章节的基础知识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呢?首先,要明确复习目标。每节课教师都应让学生明白复习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其次,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例如复习《实数》一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把主要知识进行编号:一个概念——实数概念;两种分类法;三种算数平方根;四个相关内容,即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科学记数法及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二、三、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让学生通过思考、看书、讨论来解答,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使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二、例题的讲解要突出“变”,防止题海战术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要少而精,应选择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一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2,-2),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3,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2,-2)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k)2+c进行解答,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

(1)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3改成5”,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2,-2)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5,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

(2)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①开口向上;②开口向下。所以有两个结论。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和学生都不应搞题海战术,题永远是做不完的,要通过做典型的题,学会做同类型的题,掌握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要重视学生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

三、优化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一题多解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对于训练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比如,在计算(6x+4y)(3x-2y)时,可以用乘法分配率计算。也可看出若在第一个括号中提出2后就得2(3x+2y)(3x-2y),然后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后者计算优于前者,既省时又省力。在解题中复习了多项式乘法法则,同时又复习了平方差公式,把知识点联系了起来,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的目的。

四、对习题的类形进行归类、总结,形成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例如,题目1:x2yn与xmy3是同类项,则m=,n=?

题目2:已知函数y=3x3+m+2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题目3:已知方程x3n-x2-5x+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

上述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是同类项问题,有的是函数问题,有的是方程问题,但是都是考查不同问题的“指数问题”,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学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从而优化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及考试重点,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综合水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已积累的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复习的方式与方法,查漏补缺,重视复习的衔接,注意那些背景新、方法新,知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到层层落实。在复习中,要以提高效率为中心,以巩固学生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并从中选取最优方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学好数学、提高思维品质、增长才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