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地质灾害与降雨量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泥石流地质灾害与降雨量关系分析

朱亲州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六地质队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但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压力,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由于受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植被被开挖,在地质状况遭到破坏的影响下,增加了泥石流的发生概率,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社会的稳定。众所周知,泥石流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地质灾害,而造成泥石流发生的原因除了上述人为因素外,当降雨量达到一定值时也会造成地质的破坏,进而引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除了严格控制人为破坏因素,还应该加强对降雨量的分析,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泥石流预报模式和防灾措施,提高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国西南山区已发生的泥石流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出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降雨量条件,分析两者的关系,从而为今后各区域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泥石流;地质灾害;降雨量

1.特大泥石流灾害引发的思考

地震、海啸、泥石流是目前世界上破坏性极强且具有较强随机性的三大地质灾害,其中在2002年8月14日发生在云南玉溪地区的滑坡泥石流事件造成了2亿的财产损失,受灾面积更是直达250~300平方千米;接着在2004年7月5日致此后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云南德宏更是直接爆发了特大规模的泥石流,覆盖四十多个乡镇,造成一百多人伤亡;2008年9月24日开始持续不断的降雨使北川县城附近多处山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正在筹建的北川“地震博物馆”老县城一半以上被泥石流掩埋;2008年9月10日山西临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泥石流,造成128人遇难;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遇难人数升至1117人,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瞬间被夷为平地。这桩桩鲜活的事例无不彰显灾害的无情,因此面对全球化日益变暖、降雨量增加的现代,如何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控,成为了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2.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的发生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凶猛性以及迅速性,其危害程度相比单一的墙体崩塌、洪水等更为严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危害,具体表现在:

其一,对居民点的危害。当泥石流发生时,处于泥石流发生区域的乡镇、房屋等都会被冲毁、更严重者会造成村毁人亡的局面;其二,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将公路、铁路等掩盖,造成各设施路段的断裂,进而使交通中断,影响运行车辆的安全,除此之外,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的大幅度变化,从而使得原定线路的改道,增加了企业的计划经济成本;其三,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泥石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当发生泥石流时,会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其四,对矿山的危害。简单来说,当发生泥石流时,会摧毁矿山及设施,危及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造成矿山停工停产,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泥石流地质灾害与降雨量关系探究过程

3.1探究地点的选择

所谓的泥石流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水源激发的一种由泥沙和石块构成的,在山区沟谷中时常发生的一种特殊洪流。为保障调查结果的公平性、代表性,相关测量人员对泥石流发生区域的不同位置进行了测量,其中三处为沟谷泥石流测量数据,两处为坡面泥石流数据。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知,处于沟谷位置的区域发生泥石流时的降雨量要远远高于坡面发生泥石流时的降雨量,因此为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房屋的建筑应该建在泥石流发生需较多降雨量的区域,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3.2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降雨条件探析

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谭炳炎教授为探究泥石流的发生判别函数,分别对暴雨条件函数和水域动态函数M进行探究,建立了如下的关系函数方程式,即:Y=R*M,其中Y为泥石流的判别函数。

通过上述方程式可知,降雨量是判别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函数依据,因此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可可测量以下数据,计算出泥石流发生的降雨条件函数,即R=K[H24/H24(D)+H1/H1(D)+H1/6/H1/6(D)],其中K值指的是该区域内前期降雨量的修正系数,通常来讲,假如有不存在前期降雨量时,可忽略K值,但倘若前期有降雨量,则K值不能忽略不计,即一般赋值1.1~1.2,而H24(D)、H1(D)、H1/6(D)、是该区域内可能发生泥石流的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十分钟的限定临界雨值,一般可查阅当地的历史数据得知,而H24、H1、H1/6则分别指的是二十四小时以内的最大降雨量、一小时之内的最大降雨量以及十分钟内的最大降雨量,切记降雨量的统一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R值小于3.1时,则该段时间内的降雨量不会造成泥石流;当R值位于3.1~4.2的区域范围内,则该段时间内的降雨量造成泥石流的概率通常为百分之二十以下;当R值位于4.2~10的区域范围内,则该段时间内的降雨量造成泥石流的概率通常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当R值大于10时,则该段时间内的降雨量造成泥石流的概率通常为百分八十以上,从而需加强该区域内的防范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Y=R*M可知,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因此,当M值确定不变时,降雨量R越大,则引起泥石流的可能性就越高,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力就越大,进而对于社会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及社会的稳定。同时R值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影响,即有关部门在进行泥石流发生概率评判时,不可忽略R的影响。

3.3分析已发生的降雨量与泥石流关系

通过分析已发生的降雨量与泥石流关系可知:其一,泥石流的发生大多集中在降雨过程中的降雨量最大值的附近,即雨强最大时,泥石流的发生频率越高,因此为保障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降雨量持续增加时,区域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山体滑坡的重视程度,以此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其二,泥石流的发生大多集中在降雨的中心区域。即泥石流的发生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通常发生的区域也大多为降雨过程中的中心地段,因此如何保障中心地段的地质状况,成为了当下时代区域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三,通过分析已发生的降雨量与泥石流的关系可知,泥石流还与月降雨量有一定的关系,即月降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泥石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当月降雨量达到一定的雨量值时,当天区域内降雨量未达到临界降雨量时也会造成泥石流的发生,从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4沟谷泥区域分析

泥石流的发生既需要降雨量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也需要其处于一定的雨强,因此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谭炳炎教授拟定的泥石流可能发生的界限值,从而做好处理措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做好区域雨量的统计,为后期雨量的计算做好参考。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地质状况的破坏,增加泥石流的发生频率,但同时泥石流的发生还与降雨量的有一定的关联,即当降雨量超过临界限定值时,区域滑坡等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就会增加,进而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及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关部门要提高降雨量对泥石流影响的重视程度,加强预防控制,进而稳定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道荣,周伟栋,王国民.福建省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12:115-117.

[2]张国平,徐晶,毕宝贵,杨元琴.生态环境背景遥感监测与中国泥石流预报的初步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12:115-132.

[3]乔彦肖,邓素贞.河北省泥石流隐患区(沟)卫星遥感(TM)试点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10: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