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在加强正畸支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微型种植体在加强正畸支抗中的应用

姜晓蕾

姜晓蕾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运用微型种植体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在进行微型种植体进行治疗的十个月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治疗结束后,患者均痊愈,且前牙都达到了正常的覆盖,面型也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少数患者的软组织在植入微型种植体周围出现了轻度浮肿现象,但是无感染症状。在治疗期间患者都无明显不适感,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结论:在加强正畸支抗中实行微型种植体操作简便、可靠性较好、较灵活,且治疗效果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加强;正畸支抗;应用

作为能够有效加强正畸支抗的方法之一,微型种植体的应用在近期得到了广泛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微型种植体的实践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正畸支抗的最终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为(27±5.4)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口腔的卫生保持良好,且全身没有其它系统性的疾病,没有牙周炎,在进展期出现口腔黏膜病或者是牙龈炎。50例患者中,患牙弓前突的有32例,患开唇漏齿的有18例。选取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面型表现不明显,牙齿重度拥挤,面形前突不是特别严重,且患者不注重口腔卫生。

1.2治疗方法:①对患者进行微型种植体植入前,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微型种植体在加强正畸支抗相关的知识及手术的过程,还要详细介绍手术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患者的身体反应等,尽量做到让患者清楚,从而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后,方能进行手术。正式进行手术前,用0.02%的洗必泰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洗,要对重点部位清洗干净,然后对患者进行局部的侵润麻醉,麻醉药品是利多卡因。手术时要对植入部位做好标记,慢慢的用黄铜丝将患者待植入微型种植体的牙分开。拍摄根尖片与全景片,仔细检查待植入部位临近牙根的位置、形态及相邻部位的组织结构,做好记录,便于手术时确定微型种植体的植入部位、方向、角度和深度。以与骨面相垂直并有15度~20度的倾斜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植入微型种植体,在附着牙龈处不需要黏骨膜翻瓣,需要在牙槽翻开处切开黏膜,从而更好地避免软组织在植入时不小心被卷入。植入部位通常在膜龈结合部位或者是偏根方2~3毫米。术后进行根尖片的拍摄从而确认与牙龈的关系,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口服抗生素以防感染。②在患者的软组织愈合后,对微钛钉进行加力,加力部位在牵引钩与种植体之间,采用NiZiT拉簧或橡皮圈对种植体进行加力。患者要坚持每个月回医院复诊,并注意更换1次NiZiT拉簧或链状的橡皮圈。③在取出微型种植体时,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只是用动丝锥套住微钛钉的头部,然后进行逆时针旋转,便可以轻松的取出微型种植体。取出后,不需要对创口进行特殊的处理,让其慢慢愈合即可,一般需要几天的时间。

2.结果

全部患者在进行微型种植体进行治疗的十个月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治疗结束后,患者均痊愈,且前牙都达到了正常的覆盖,面型也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少数患者的软组织在植入微型种植体周围出现了轻度浮肿现象,但是无感染症状。在治疗期间患者都无明显不适感,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3.讨论

错口畸形在口腔临川工作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稳定且有效的支抗是正畸和邻面矫形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传统观的口腔正畸中,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稳固性不强,矫正效果很难得到较好的保持,且严重者会出现复发的现象,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此外,传统的治疗中安全系数较低,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目前,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并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呀,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经过微型种植体支抗后均痊愈出院,且手术较干净、利落。微型种植体的稳定性较好,可以进行早期或即刻负载,不需要等待骨结合的发生,微型种植体取出时较方便、简单,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从而能够减轻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此外,微型种植体的直径较小,植入部位不受限制,在手术中,可以很好地根据牙齿移动的需要,灵活的选着种植体的接受点,包括牙根分叉区。虽然微型种植体的疗效显著,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式,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牙根间的距离较少,很容易伤及牙龈,引起感染,因此在植入部位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远离患者重要的血管、神经和组织器官的部位,将伤害降到最低。

4.结束语

通过对微型种植体在加强正畸支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项影响环节与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正畸支抗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微型种植体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武建潮,黄吉娜,赵士芳,等.微型种植支抗[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0(01):45-49.

[2]周琦,梁芮,沈倍勇,等.种植体支抗矫正错牙合畸形的初步临床研究[J].口腔种植学杂志,2010(01):25-27.

[3]李加志,刘人文,张民欣,等.微型种植体做矫正支抗和正颌外科配合矫正上前牙牙根吸收率的比较[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0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