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铁行车调度应急指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试论地铁行车调度应急指挥

黄康

杭州市地铁集团310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迅速发展,对地铁行车调度应急处理的要求逐渐提高。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主要讲述了应急指挥时的原则、调度应急方式和相关调度安全措施。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应急指挥;

地铁控制中心是整个地铁公司的运营指挥中心、事故和事件处理中心、信息收发中心、施工维修控制中心;地铁行车调度是行车一线的直接参与者、应急处理的直接指挥者。某种程度上来说,行车调度的事故、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直接体现着地铁公司的应急处置水平。讨论、提高行车调度的应急处理能力,对于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维护地铁公司的公众形象、争取城市公交系统在市民中的良好口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行车调度应急指挥原则

(一)行车调度要坚持“安全、快速、全面、服务”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组织运输。

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运输安全做为第一位的责任,确保车辆、设备、设施以及旅客人身财产的绝对安全。

快速:调度指挥要做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把握突发事件初起的关键时间,最大限度的处置问题,将影响降到最低,最短时间恢复行车。

全面:调度指挥要把握全局,综合评定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针对最重要因素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

服务:调度指挥也应以保证服务质量为前提,在调度调整时,必须提前向旅客进行公告,减少行车调度对旅客乘车造成的影响。

尽管每个城市、每条地铁线路的轨道、车辆、牵引供电设备、人员素质、规章制度等不尽相同,但是同为轨道交通,原理大致一样。紧急处理事故、事件发生的前五分钟的紧急处理尤为重要,行车调度员的决策、指挥以及现场车站人员、司机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事故、事件的发展走向以及最终造成的社会影响、损失程度。行车调度员通过监控发现、或者接到现场的报告有事故、事件的发生,首先应该做以下的事情。

(二)加强地铁安保部门的工作,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运用“破窗理论”抓隐患,抓漏洞,漏洞不补必酿大祸。建立班组每周一查,中心每旬一查,专业管理系统每月一查,公司每季一查的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安全隐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统一起来,并落实到工作制度中,形成健全的检查网络,实施有效监控。

二、调度指挥的目标、调度应急方式

(一)目标

行车调度指挥要本着“合理调度、科学调度、经济调度”的目标。

合理调度:即是要求行车调度必须按照列车运行图组织行车,在遇有突发事件需调度列车时,要本着就近、就需行车。

科学调度:是指按照列车运行图,以优化行车组织为根本原则,部分行车中断时要按点保持可畅通线路的正常运营。

经济调度:是指发挥运输设备设施的最大潜能,并根据客流量变化对车辆进行加减计划运输,避免或减少运能运力的浪费。

(二)调度指挥的应急处置方式

主要有十三种方式,即列车加开、替开,列车停开、抽线,列车扣车、区间临时停车,列车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列车越站通过,列车救援,列车反方向运行,列车小交路运行,列车单线双向运行,列车到站前折返,始发站提前或推迟发车,清客,公交接驳。

三、行车调度安全措施

基于地铁行车调度工作的动态性、实时性,依据上面的研究结果提出几点关于改善地铁行车调度工作可靠性,减少人的失误的建议措施。

(一)加强调度员的责任心,培养安全意识

由于行车调度岗位的特殊性,调度员大量的工作来自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调度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甚至维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选拔的调度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通过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实现调度员“自律安全、自责安全、自我安全”意识觉醒,规范安全行为。

(二)加强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

调度员发生失误主要原因是对工作内容不熟练,经验不足造成对突发事故信息危机度感知错误而出现后面决策的失误;另外,业务不熟练的调度员很可能在大量输入的信息中无法正确捕获有用信息,而影响后续的应急响应工作。对于结果的输出和执行操作,业务的不熟练一方面影响应急响应的效率,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错误的操作,从而将人的失误外显,造成事故的发生。

(三)增加信息沟通能力和沟通渠道

造成信息获取失误的很大原因是调度员与车站、司机等相关人员沟通语义异构,导致理解不准确;或联络设备的原因导致沟通不及时;或存在一线人员对故障瞒报漏报现象,导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分析的偏差。因此,一方面应规范调度员与其他班组间的沟通,另一方面应通过教育培训,加强各岗位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可组织岗位间的学习交流研讨会,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不断增强班组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四、结束语

地铁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过程。简单之处在于步骤大体一致,基本都遵循的“以人为本”、“先通后复”等原则;复杂之处在于现场千变万化,有些步骤不需要进行,有些情况除了上述的步骤之外还需要其他的步骤,而有些步骤则需要不按照上述先后顺序进行。行车调度员、控制中心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而且每个地铁公司应当根据本公司的设备特点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王洁,方卫宁,苗冲冲,郭北苑.地铁行车调度员人误模式结构化分析[J].人类工效学,2013,01:55-58.

[2]黄华.应急调度指挥台的构建与实施[J].上海铁道科技,2013,02:5-6.

[3]王洁,方卫宁.地铁行车调度系统人误情景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0: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