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分析

王玉新

王玉新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护理保障中心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方法:分别选取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前后收治的患者共计190例,将建立前收治的9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建立后收治的9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建立前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288-0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医疗机构所设立的一个特定操作科室,主要用于调配静脉注射所用的各类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优质的成品输液和相关药学服务[1]。随着近年来新医改对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作为改革重点内容之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次研究将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未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时收治的患者共计9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44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47.85±2.16岁。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后收治9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47.47±2.4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生素等药物静脉注射治疗,且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和药物过敏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1.2.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配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主要包含有主管药师、普通药剂师、主管护师和普通护师以及工勤人员以及护士。其中主管药师和普通药剂师负责对送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处方和医嘱进行详细、全面的审核,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护师和护士等护理人员主要负责调配静脉注射用药,同时配合药师的各项工作。工勤人员则负责整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环境的整洁、无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需在进入中心前,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1.2.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流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均需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其具体流程为: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处方和医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剂师对医嘱和处方进行审核,对药物禁忌、稳定性、配伍等情况进行核对,确保用药准确、无误、安全。护理人员根据核对好的处方,打印标签,将静脉输注用药按照注射顺序排列好,并将标签贴在瓶身上。对药品核对无误后,护理人员根据处方和医嘱,在无菌条件下调配静脉用药。药师对于护理人员调配好的药物进行核查,相关工作人员签名确认后,交由护士,待护士审核无误后,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1.3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级,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患者数×100%。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应用前,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7.37%(非常满意41例,一般满意42例,不满意12例)。调配中心应用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至97.89%(非常满意59例,一般满意34例,不满意2例),调配中心应用前后,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目前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可达到70%以上,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故而如何有效的提高静脉输液成品质量,规范医疗、护理和合理用药行为,成为近年来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s,PIVAS)是在符合GMP相关标准,根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中,经由专业药剂师审核的处方或者医嘱,由受过专业药学培训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和流程,进行静脉输注液体的混合调配,为临床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服务[2]。随着近年来我国药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已在全国多地的医疗机构相继建立和应用,同时也成为了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改善医院的管理模式,促进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2010年,卫生部下发《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要求临床中所使用的肠外营养液、静脉用药等药物应实行集中调配和供应。此规范的发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设与普及。药品安全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问题,故而确保静脉输注液体的安全成为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3.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的作用和意义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通过专业药剂师对处方、医嘱的合理性、安全性进行审核,护理人员多次核对,有效的确保了静脉输液配置的质量和用药安全,避免了配伍禁忌、错误用药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中心的建立,将药品进行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防止药物的流失,进一步减少药品的浪费,有效的降低了医疗成本。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培训,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大量节约人力资源,促使护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面,为医院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奠定了基础[3]。另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药学工作人员的作用和地位,有效的降低了临床中不合理处方、医嘱的发生情况,有效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临床静脉所使用的部分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等具有着一定的细胞毒性,对调配人员的身体有着伤害效果,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设有药物调配专用操作间,其配备的送回排风系统能够确保调配太相对负压,使受到污染的空气不会进入到非操作区域,而护理人员在调配药品时需要穿着无菌工作服,使其不会被药品损伤,实现了对调配人员的保护效果[4]。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静脉注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3.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发展建议

为了确保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适用性,促进患者合理用药,首先医院应充分认识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重要作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对专业药师、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5]。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前后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后,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表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有利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4.结论

静脉用药中心日常工作重点是对临床用药进行统一的调配,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丽娜.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与支持[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24):4312-4313.

[2]余丽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与支持[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3(10):128-129.

[3]郑观芸.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齐鲁药事,2011,30(7):415-417.

[4]李燕,曹珊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4):470-471.

[5]韩霞.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