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在《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

/ 2

PBL教学在《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

张洁黄铮鲁剑萍

(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摘要】目的:为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此门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进入我院见习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见习生在《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此门课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比较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知识运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探索在学科中实行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施方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在理解医护合作性、课堂注意力集中、课前预习等方面较对照组尤为突出。成绩方面试验组80分以上的学生显著增多(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能够更加充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400-0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玛斯特(McMaster)大学首创,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1]。它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新的医疗模式决定,医学生必须拓展和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一些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一专多能,一才多用。据调查91.6%的学生认为在非护理专业开设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课程非常有必要。我们开设《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及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本课程学时较少、选修学生为医疗系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这一现状,我们尝试应用PBL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4年进入我院见习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见习生两批学生共计70人。第一批见习生为对照组,第二批见习生为研究组。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教学内容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李丽萍、陈佩仪、主编《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教材,选取第一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五章《卧位与安全》、第十二章《临终关怀》的理论课部分采用PBL教学法授课。对照班级《临床基础护理技术》中所有内容均按传统教学模式教授,两组授课教师相同。

1.2.2研究工具

1.2.2.1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来源地域。

1.2.2.2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效果评价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形成具体过程如下:

①初始问卷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提取护理教学的评价指标,初步转化成问卷的问题,形成初始问卷。经统计分析问卷信度a系数为0.908。

②问卷形成结合学生、教师意见及预试验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改,确定问卷内容。问卷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三部分,共16个闭合性问题和一个开放性问题。其中知识目标包括4项:能了解PBL教学理念、能了解PBL主要方法、对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理论知识、理解医护合作重要性。态度目标6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注意力集中、查阅资料、参与主动性、正确对待学习、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目标包括6项: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对掌握基础护理技术能力。闭合性问题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分别赋分5、4、3、2、1。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建议。

1.2.3研究方法:

1.2.3.1试验组:PBL教学法:①确立问题:将预采用PBL教学法的上述章节的教学内容按照PBL教学的要求进行重新组织编排,完全转变成一系列的开放式问题。②自学准备:需要PBL教学法讲授的章节上课之前,将组织编排好的问发放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和网络,阅相应的信息资料,通过讨论形成一份相关的书面资料。③课堂讨论:课堂上学生依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再次讨论,讨论时间大20分钟。④集体总结: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为大家讲解本小组准备的相关资料,共15分钟,期间有什么问题,其他组学生可以提问,之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有争议的问题予以澄清,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对积极参与讨论表现优良的小组及个人予以表扬或适当奖励,以期学生在今后的PBL教学法的应用中更加积极主动,与教师做好密切配合。⑤上交作业:同学将讨论内容和结果课后再讨论后重新修定,然后上交“PBL”教学作业,教师再修改。

1.2.3.2对照组:教师用传统教学媒体对学生讲解知识,进行课堂教学。

2研究评价

2.1问卷填写完成传统教学法内容和PBL教学法内容后分别发放问卷,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法进行评价,试验组对PBL教学法进行评价。学生不一记名填写。

2.2书面考核试验完成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考试。两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2.3教师评价:由主讲教师对所组织的课程进行总结,在教研室内进行介绍和讨论,分析教学方法、效果、所设计的病案、讨论提纲、学生反映等问题,以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数据处理:

数据收集后编号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

4研究结果:

5讨论:

5.1PBL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观念包含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传统教育的方式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学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和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从表1可以看出:①PBL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比例达90%以上。②课前预习和查阅文献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很大,学生体会到课外学习的重要性。③课堂变为学生为主导,学生注意力相对更加集中,学习效率提高。④试验组学生在分析病例资料、组织材料进行讲述和辩论过程中,能够注意到如何发现问题和如何分析问题。在组织报告材料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融汇相关学科知识,经过同学讨论辩论、指导教师引导及精讲,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⑤学生们在PBL方法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搜索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文件等途径,可明显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了护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PBL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

5.2命题试卷考核结果显示:命题试卷考核题型分为记忆型和解决型,试验组命题试卷考核80分以上占72.2%,而对照组80分以上占70.6%。从总的成绩来看,实验组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没有明显的百分比差异反映了PBL教学模式在现行的教学考核机制下不会对学生成绩造成影响。

5.3教师对PBL的看法:多数教师认为可以促进临床教学相长.传统教学模式中所没有的理念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是其最大的特点[4]。这不仅利于克服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弊端而且激发了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的热情。通过学习和借鉴,让教育工作者共同改善、优化和发展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5.4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尽管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在教学硬件资源方面,由于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在PBL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因此需要加大教学经费的投人[5]。②在教学软件资源方面,要求有更多的师资力量来满足小组学习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更新,更好的运用PBL教学方法。因此,PBL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均明显提高,这对于临床医疗工作繁忙教师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总之,教师和学生对PBL教学方法的认识还需要一个不断深人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PBL一定会有更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景业.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英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20(1):7.

[2]石鹏建.适应医学教育标准国际化,积极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7):505.

[3]燕雪琴,杨玉梅,邱慧芳,等.PBL教学中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65-1666.

[4]曾晓华,刘长安,王亚旭,等.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1471-1473.

[5]赵坤婷,白洪波.PBL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55-1058.

作者简介:

张洁,女(1967-),本科,副主任护师,上海市中医医院护理部,2014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编号:JX03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