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生物专业术语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高考复习中生物专业术语浅析

吴仕益

吴仕益(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第一中学福建漳州363600)

【摘要】生物学专业术语往往是学生容易忽略,而高考中却要求的重要方面。学生喜好习做选择题,不重视非选择题的平常积累。专业术语在课本、材料、习题中体现。专业术语的识记可提高学生习练中表达能力,专业术语整理让学生回顾课本中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专业术语非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08-060-01

生物专业术语包括名词、概念、原理等,是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纵观本省恢复生物高考以来,其是高考中必要求的内容之一。体现贴近课本,尽可能要利用课本词语、句子、常用术语进行作答,而不能自行组织语言,口语化。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复习中注意专业术语的重要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上述现象在生物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体现。

(一)、选择题中,一般要求我们在给定的题干和答案中利用和选择专业生物术语回答相关问题。

(二)、非选择题中,则要求我们使用正确的知识和术语来表达,是能力的提升。其是学生比较欠缺的方面,不少学生不怕选择题而怕非选择题,不知如何处理。这要求学生加强对学过知识的认真识记、正确理解、灵活应用。

本人就这几年高三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有几点体会和总结。

一、对于选择题应该紧扣课本,针对题目所给条件、信息,回归课本,联系课本知识(相关的知识点、有涉及的各章节知识),认真读题,找出"题眼"所在。本人就专业术语作三个分类:

(1)、病理名称(其隐含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例: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医生建议患者平时应补充()

A新鲜水果B钙和维生素D

C谷物和胡萝卜D蛋白质和糖类

答案是B。解析:佝偻病产生的原因是机体缺乏钙。从四个选项中可容易得到答案,而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常见的还有:呆小症----幼儿缺少甲状腺激素

侏儒症----幼儿缺少生长激素

甲亢-----成年甲状腺机能亢进,激素过多

白化-----人类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色盲-----人类伴X性染色体上遗传病等等。

(2)、英文音译、缩写、简化名称

例: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

A、淋巴结B、脾C、T细胞D、骨髓造血干细胞

答案是C。解析:HIV代表艾滋病病毒,而从所学知识可得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

常见的还有:ATP----三磷酸腺苷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SARS----"非典"病毒(RNA病毒)

AIDS----艾滋病等等。

(3)专用名词

例:在体内将中午吃的猪肉转变为自身的肉的过程,称为()

A物质代谢B能量代谢C同化作用D消化作用

答案是C。解析:猪肉转变成自身肉时,有物质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等。其间有物质的转变,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储存。

常见的很多,一般都是课本的词语,如:自养需氧型、光合作用、原核生物、真核细胞、渗透作用等等。

二、非选择题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重点体现在表达方面。有字、词、句。

(一)、字与词

1)注意错别字

如:必需氨基酸--必须氨基酸

纺锤体----纺缍体

叶绿体----叶粒体

线粒体----线绿体

自养型----自氧型

硝化作用---销化作用

组织胺----组织氨

碳源-----C源等等。

2)易混淆词语

如:染色体--染色质赤道板--细胞板

载体---运载体细胞液--细胞内液

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极核---极体

胚囊----囊胚转化---转变

自交--杂交--正交--反交--测交等等。

3)句子

①、课本中的现象、概念、原理总结

现象如: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细胞分裂过程(各个时期的特征)、植物向性运动、遗传现象的表达。

概念如: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原理如:

渗透作用是由于半透膜和两边溶液浓度差,小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引起的。

植物向性运动是由于外界的条件作用下,引起植物激素运输而分布不均造成的

②、课本中的结束语

如: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差异性。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NA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③、课本中有关生理过程的相关意义

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微生物酶活性调节的意义等等。

例1:例如:在药品生产中,有些药品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凝血因子等,以前主要是从生物体的组织、细胞或血液中提取的,由于受原料来源限制,价格十分昂贵,而且产量低,临床供应明显不足。自70年代遗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逐步地在人体内发现了相应的目的基因,使之与质粒形成重组DNA,并以重组DNA引入大肠杆菌,最后利用这些工程菌,可以高效率地生产出上述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请分析回答:

⑴在基因工程中,质粒是一种最常用的,它广泛地存在于细菌细胞中,是一种很小的环状分子。

⑵在用目的基因与质粒形成重组DNA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的工具酶是和。

⑶在将质粒导入细菌时,通常使用处理细菌以增大。

⑷例如将含有人胰岛素基因的质粒导入细菌细胞后,能在细菌细胞内直接合成人的胰岛素,则胰岛素在细菌体内的合成包括和两个阶段。

答案:(1)运载体DNA(2)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3)氯化钙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4)转录翻译

分析:在本题要求正确使用生物专业术语,才能得分。

①基因工程中,(运输工具)运载体是基因工程的专业术语,要与载体相区别;细菌的拟核中DNA与质粒DNA是不同的。

②在提取目的基因时,采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将目的基因切出黏性末端。

③形成重组DNA分子时,需用同种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运载体和目的基因,重组质粒时,还需要DNA连接酶将DNA主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连接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是专业术语,除限制性内切酶可以简称为限制酶外,不能用其它答案,DNA连接酶不能简称为连接酶。

④目的基因的导入时,通常需要用氯化钙处理细菌,使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加大,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细菌细胞内。

⑤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个体)中的表达需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和翻译也是专业术语。

例2: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都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经过科学家多年的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GT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请回答: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与该动物的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GT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说明理由。

答案(1)免疫抗体抗原(2)不能,因为该新型个体控制GT酶的一对基因中仍有一个具有表达功能。(3)能,因为现有新型个体的一对GT酶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所以杂交的后代会出现一对GT酶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分析本题不仅考查免疫调节、基因的表达、遗传杂交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求学生能否运用生物专业术语准确表达题目中的生物学问题。

(1)人体对外界异物产生排斥反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起作用。动物心脏相当于抗原,人体受此刺激后会产生抗体,二者结合,因而产生了排斥反应。要求准确答出免疫、抗原、抗体等生物学专业术语。

(2)在题干中已提示,控制GT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都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使人体识别而排斥,因此新型个体Aa仍然不能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

(3)要求用常规的杂交办法,即将基因型均为杂合子(Aa)的雌雄个体杂交,得到基因型为aa的后代,其GT酶的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使器官移植获得成功。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遗传学、基因表达方面的生物学专业术语进行表达。

有关准确专业术语方面的例子很多,几乎所有非选择题都有这方面的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除了训练一定量的题目外,可以对已经做过的非选择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于常用的应加以整理。

对于生物专业术语的问题本人也是略窥一斑,还有很多是本人要学习和向广大生物教师讨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