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治疗中大面积单瓣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泪囊炎治疗中大面积单瓣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谷莉英

湖南省汝城县中医医院五官科424100

【摘要】目的:分析泪囊炎治疗中大面积单瓣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泪囊炎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基于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50)。参照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大面积单瓣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8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大面积单瓣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的疗效显著,其临床治疗成功率较高,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能够得到显著保证。

【关键词】泪囊炎;大面积单瓣吻合术;临床治疗

泪囊炎属于眼科常见疾病,且因为长时间向结膜囊中排放大量细菌,对眼球会带来一定的威胁,故而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泪囊炎的方式较多,如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等等,但是实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泪囊炎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基于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分析大面积单瓣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的效果,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泪囊炎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基于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50)。所有患者均符合泪囊炎临床诊断的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对比分析价值(p>0.05)。详见表1

1.2方法

1.2.1参照组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丁卡因+麻黄素+盐酸肾上腺素纱条鼻腔填塞,常规消毒铺巾,实施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麻醉,内眦位置皮肤切口,钝性或锐性分离到泪前嵴骨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切断内眦韧,钝性分离后展现出暴露鼻骨[1]。采用止血钳顶破泪骨骨板,而后咬骨钳行10mm×15mm面积骨孔暴露鼻黏膜,“工”字行切开鼻粘膜与泪囊,成为上下两唇,下下缝合[2]。吻合口放置油纱条后,上上缝合,缝合患者皮肤且加压包扎。

1.2.2研究组治疗方法

研究组采用大面积单瓣吻合术治疗,泪道探通冲洗,明确患者泪囊面积以及阻塞情况。常规铺巾,内眦角5mm位置竖向切开皮肤,上道睑裂上5mm,长度为15~20m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内眦韧带与紫蓝色泪囊[3]。沿泪前嵴鼻侧1.5mm位置切开骨膜,采用骨膜剥离子连同骨膜一同分离泪囊,上到内眦韧带下缘,下达鼻泪管口,后达后泪嵴。泪颌缝和泪骨交界位置,采用弯纹式钳轻轻压破泪骨骨板,采用小咬骨钳骨质,扩大骨孔到12mm×15mm。

将鼻黏实施“】”形切开,基底向前[4]。骨孔内放置浸有0.2g/L的丝裂霉素棉片5min,而后采用生咯盐水清洗。骨孔内填塞带放置引线的消炎眼膏纱条,纱条带引线一端置入骨孔中,5-0丝线间断缝合鼻黏瓣与泪囊瓣,将吻合后的瓣膜与皮下组织及骨膜间断、悬吊缝合,皮肤做皮内连续埋线缝合[5]。

纱布枕轻压后包扎,术后应用抗生素,术后3d从鼻腔拔出纱布,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6]。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SPSS20.0统计学软作作为数据资料计算的方式,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予以表达;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形式表达,若p<0.05则判定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8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泪囊炎患者多具有泪溢、眼分泌物增加等临床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诱发眼内炎、全眼球眼等症状,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会造成失明。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虽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手术适应面较小,临床治疗中的操作方式比较复杂,吻合困难,对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

大面积单瓣吻合术治疗泪囊炎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手术中更加贴近于鼻粘膜,切口长度的有效控制也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出血、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将泪囊瓣与鼻黏瓣间断缝合,保留缝线,能够使吻合腔达到最大限度,可以避免吻合瓣的塌陷,阻塞新泪道。皮肤缝线与纱条牵引线打结的方式,也能够保证手术治疗的稳定性,避免皮肤瘢痕的生成。

术前的全面探查与临床检查能够降低手术中、手术后患者各类不良症状发生率。在为泪囊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前,需要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排除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全身性疾病、鼻部疾病等,实施泪道探冲洗。手术前30min需要采用1%丁卡因、1:1000的肾上腺素以及1%的麻呋液棉片填塞手术位置对应的鼻黏膜,吻合孔和骨孔中可以填塞纱布,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患者术后泪道引流通畅。

本次临床治疗实践研究中,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8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数据对比的结果充分证实了大面积单瓣吻合术临床治疗的价值。同时,在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方面,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与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表明大面积单瓣吻合术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对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大面积单瓣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的疗效显著,其临床治疗成功率较高,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能够得到显著保证,是治疗大面积单瓣吻合术的有效方式,建议在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幸保善,詹文婷.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讨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3(23):76+78.

[2]赵小松,吴峥峥,钟守国.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3(17):3254-3256.

[3]罗传斌.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实施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4,09(18):1191-1192.

[4]李国良,梁冬梅.手术显微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4,S1(14):121-122.

[5]王玉元,何丽萍,朱汀.慢性泪囊炎548眼的诊断、手术体会及麻醉方法的改进[J].中国医药指南,2011,36(22):369-370.

[6]刘世龙,吴娟.改良双侧单瓣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3,S2(1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