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试验检测结果的误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工程试验检测结果的误差分析

解艳凤

南通同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保证工程建筑在试验检测方面的准确性,应掌握目前检测中存在的误差类型,并能以了解当前工程检测工作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为基础,结合工程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降低检测结果误差的方案。本文就工程建筑在其检测结果方面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实验;检测;误差

现代人对于建筑整体质量以及相应的安全性有严苛的要求,因此在完成项目建造之后一个比较关键的工作就是对建的各部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就能更为准确的了各部分的质量,进一步保证人们人身以及财产方面的安全性。但在目前的工程试验中,由于测量人员主观原因以及测量设备方面的因素影响,优势测量结果会出现误差,影响测量的质量,也会给建筑安全带来威胁。

1误差的具体来源以及归类分析

1.1系统误差分析

在工程测量工作当中,系统误差是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这种误差又被人称之为片面误差,当出现系统误差的时候,测量的实际结果和工程真实值之间往往存在着具有同一倾向性类型的误差,测量中的这一类误差会带有规律性,因此这种误差也就能相应控制措施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

举例来说,因为试验操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存在一些主观的因素,这样就会使得测量的结果出现误差状况,因为计算机操作方法不够准确,所以计量的结果出现了偏高或者是偏低的现象。而这种误差通常都是在同一种条件下产生的,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值出现的概率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1.2随机误差分析

通常我们将随机误差也叫做偶然误差,它通常就是指因为一些偶然的、不受人为控制的一些原因而引发的一些误差,这种误差是没有任何规律性和方向性科研的,同时这种误差也很难通过校正或者是控制来预防或者是避免的,其自身有着比较强的随机性,数值的大小和正负值出现的时间和场合并不是十分的确定,而其产生的原因也相对较为复杂。

1.3过失误差分析

过失误差通常就是指他因为看错或者是记错等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通常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过失误差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去避免或者是得以补偿大的,而要想达到这一点,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不断的采取措施,加强操作者的业务水平,同时使其拥有较强的责任心,这样才能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失误。

2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

在开展工程项目方面质量检测的时候,由于工程环境复杂、测量项目众多,有可能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带来影响,尤其在现代测量设备精密度较高、操作难度较大,对于测量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要求也有所提升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工程检测中出现一些误差。

2.1检测技术造成的误差

虽然现代建筑检测工作在测量设备方面、测量技术方面有了优化,但归根结底,对于建筑测量工作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仍旧是测量人员的测量技术水平。现代工程检测仪器中逐渐融入了红外测量、超声检测等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这些仪器在被用来进行工程项目测量的时候,也需要测量人员掌握相应的技术原理以及操作原理,从而保证工程检测的质量。但是目前的一些工程测量人员对于测量设备了解程度较低、自身专业技术掌握程度较低,影响了测量工作正常开展。比如在一些工程中对预应力类管桩进行质量检测的阶段,有时候会出现数据测量结果不全面、分析结果的比较片面的情况,影响了工程检测质量的可靠性。

2.2测量设备带来的误差

在测量工作中对准确性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测量设备的性能,各地区在开展工程检查工作的时候,所使用的设备所也有所不同,一些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疏于保养维护导致设备的准确性下降,影响了测量质量,还有一些设备在出厂时候就带有一定的缺陷,直接影响到了后续工程检测。

2.3测量环境所造成的误差

现代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而且各个地区在环境温度等方面都存在的一些特点,这也就会影响到建筑测量中的设备测量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精密度较、对测量环境标准要求较为严格的机械,在开展监测工作的时候更容易受到影响。在一些环境情况经常发生变化的地区中,一旦环境中各方面条件发生了转变,建筑测量结果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2.4工程检测样本所存在的误差

现代工程建筑规模一般都较大,因此在开展工程检测的时候,常会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测。但是现代工程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建设材料,这可能会导致项目各个部分的构成材料存在差别,当开展项目检测的时候,通过抽查方式所检测的工程各部分质量也就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导致检测工作质量出现浮动。

3降低项目测量中误差的措施

3.1强化工程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开展工程检测工作的时候,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检测的质量,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降低工程检测出现误差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根据工程测量工作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培训,在开展培训工作的时候,首先要能在了解工程测量人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对相应检测技术培训,避免因检测人员在操作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工程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其次,现代检测设备跟新速度较快,各种设备所运用的技术和理念也有所不同,在开展培训课程的时候,还要能结合实际的测量设备分析,让检测人员对测量工作有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

3.2计量器具和设备质量的控制

在满足准确度的前提下,应选择相应级别的计量器具和设备进行检测,要具有合格的取样工具,以保证取样的真实性、代表性。若用高级别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去检测要求低的产品,会使检测成本增加;反之,用低级别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去检测要求高的产品,检测结果无法达到技术规定的准确度。

3.3检测环境和检测过程的控制

产品质量检测应符合要求,检测越精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越高,因而必须加强对检测过程的控制。例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对环境条件和检测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4: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4:90%;试体养护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又如对水泥28d强度的检测,可以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确定其差异是否显著,并用统计方法中的多重比较法评判试验室之间环境上的差异。

3.4检测方法的选择

产品检测的依据是产品标准,在标准中对各项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例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得大于全量程的80%,所选量程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只有在预期量程中得出的数据才能满足检测条件。又如采用回弹法检测构件布置测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应在0.2-0.5m之间;测区应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面,且在对称的两个可测面上。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同一个可测面上,但一定要分布均匀,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4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因素,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了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降低了施工成本,有利于我国房屋建筑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健,陈岳坪,邓海祥,杨泽鹏,陈新.复杂曲面零件加工精度的原位检测误差补偿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3(19).

[2]刘学增,桑运龙,罗仁立.基于亚像素圆心检测法的变形监测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11).

[3]卿地康.浅谈深厚软土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新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4]刘峰光.浅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5]马妮娜.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