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糖尿病并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王静冯华云

王静冯华云(四川省甘孜卫生学校四川甘孜62600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并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通过严格监控血糖、加强换药、控制感染、合理膳食等措施。结果切口延期愈合,治愈出院。结论控制血糖,规范换药是治疗糖尿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糖尿病骨折切口感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43-0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教师,有糖尿病史。于2012年4月11日不慎发生车祸,送至某三乙医院行骨盆平片及右股骨CT提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于2012年4月20日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自述右下肢疼痛,伤口周围红肿,术后第10天出现皮下积液,抽出暗红色液体送检,提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药敏结果提示万古霉素敏感,经控制感染、换药等治疗疗效不佳,遂转入某三甲医院治疗。入院查体:神清合作,右下肢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良好,右髋关节活动尚可,右大腿外侧可见一长约12cm的手术瘢痕,大粗隆下6cm处可见手术切口裂开,长约3.5~4cm,窦道形成,淡黄色分泌物渗出,局部皮温不高,无明显肿胀,双下肢皮肤浅感觉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复查骨盆平片及右股骨CT提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测空腹血糖10~12mmol/L。入院诊断: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糖尿病。入院后经积极监测并稳定血糖,伤口深部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定期伤口换药,适当使用抗菌药物,镇静止痛,营养支持等处理2月,伤口愈合,血糖稳定在6~10mmol/L,治愈出院。

2讨论

2.1成因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因抵抗力减弱而导致骨折延期愈合和切口感染,这是糖尿病患者骨折易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内在原因。术前未控制好血糖,未备皮,消毒不严格;术中操作粗暴,皮肤保护不佳,止血不当,缝合不严密,未放置引流条;术后观察不严密,处理不及时等,均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外在因素。

2.2治疗糖尿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2.2.1严格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术后切口感染,首先必须坚持定期监测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这是治疗糖尿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基础。一般是每天监测7次血糖,即三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各1次,再根据血糖结果酌情使用降糖药物。由于该患者系慢性胰腺炎继发糖尿病,对胰岛素依赖,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每日餐前注射诺和灵R6-10-14U,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14-16U,使血糖稳定于6~8mmol/L。

2.2.2定期规范换药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必须坚持定期规范换药,这是控制糖尿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1)准确把握伤口情况:要仔细了解伤口的深浅、感染程度及范围,确定换药时间和次数;(2)严格无菌技术:换药器具须严格消毒灭菌,换药时必须戴帽子、口罩,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好伤口及周围皮肤;(3)伤口冲洗要彻底:要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和异物,使伤口保持表面干燥,肉芽组织新鲜;(4)合理放置引流物:根据伤口大小、深浅适当安置引流管或引流条数根(条);(5)适当运用抗菌药物:伤口和引流物可滴入适量的甲硝唑和庆大霉素,以利有效控制局部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2.2.3有效控制感染糖尿病骨折病人术后切口感染,亦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本例系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药敏试验对林可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敏感,故用林可霉素、庆大霉素静滴4~7天,疗效好。

2.2.4合理加强营养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1]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因此,饮食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不论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也不论是否使用药物治疗,都应该严格执行,长期坚持,做到总热量和营养成分必须适合生理需要,进食定时定量。

2.2.5适当镇静止痛骨折、切口感染、换药等均可引起疼痛、烦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可给予安定、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口服,必要时肌注止痛剂,但禁吗啡类强力止痛剂。

2.3预防笔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伤导致骨折,一旦发生骨折,为防止术后切口感染,需注意以下几点。

2.3.1术前准备应充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预防糖尿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前提。(1)尽量控制血糖:术前应运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至少将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方可手术。(2)严格备皮和消毒:骨折病人,尤其是糖尿病并骨折病人,术前应严格血皮和消毒。一般是:术前3天开始备皮,头两天用肥皂水洗净皮肤,70%酒精消毒,无菌巾覆盖包扎,第三日剃毛、刷洗、消毒,无菌巾包扎,手术日晨再用酒精消毒一次,无菌巾包扎。[2]送至手术室消毒铺巾。剃毛时应注意避免刺破皮肤。(3)提高患者抵抗力术前应适当加强营养,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4)加强心理疏导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其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以愉快的心态接受手术。

2.3.2术中操作应精细糖尿病患者骨折手术时,除手术时严格无菌技术外,还应精细操作,严密止血,分层缝合,不留死腔。此外,术中应酌情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

2.3.3术后观察应严密一般术后2~3天,患者切口疼痛应减轻或消失。如手术后3~4日,切口疼痛仍未减轻或减轻后又再次加重,并伴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等时,要详细检查切口,如发现切口有红肿、热和压痛等,则提示有切口感染的可能,应及时采取局部热敷、理疗、或应用抗生素等措施,如已形成脓肿者,应拆除部分缝线,敞开引流。

参考文献

[1]马爱群,余保平.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26.

[2]龙际军.外科护理学.第1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