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心理护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心理护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刘丹

刘丹(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锦州121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的抑郁障碍情况、心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科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两组均在患者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分别进行两次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MIDAS)评分。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HAMD评分、MID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心理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变化,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PCI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PCI术后抑郁情绪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呈负相关。

【关键词】护理学;PCI术;抑郁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121-02

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为15%~20%,是普通人的2~4倍,心脏介入手术是冠心病住院患者最常见的诊疗措施,而抑郁对冠心病患者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影响。目前有关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与抑郁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治疗前后的抑郁障碍、心理干预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对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进行了分析。

1实验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入选病例: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包括行急诊PCI术和延迟PCI术的AMI患者120例(61.12±13.27)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63例,男44例,女19例,平均年龄61.12±13.27岁;干预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54±10.28岁。两组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

1.1.2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有意识、行动障碍、智力缺陷及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抑郁障碍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患者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分别进行两次评定。由经过特殊培训的心内科医师完成,标准总分>17分者被认为有抑郁症状。

1.2.2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给予综合心理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患者互助治疗、社会家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1.2.3生活质量评定:选用由王文茹等[1]翻译的心肌梗死多维度量(MIDAS)。采用级评分制(0-4),0=从来不会;1=偶尔会;2=有时会;3=经常会;4=总是会,总分为140分,根据得分情况估计生活质量水平,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低。在患者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分别进行两次评定。

1.2.4资料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的AMI患者分别在PCI术前和术后发放问卷,由病人本人填写或病人回答,旁人填写,问卷当日收回,并由调查人员对调查的内容进行检查,遗漏项目现场填补,如有疑问现场询问核实,最后由该调查人员查阅该患者的病历以补充患者未能完成的部分。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样本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各变量间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均设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状况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PCI前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4.4%和41.3%,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在PCI前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5.6%和21.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干预组抑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的比较(n=53)

.

注:与对照组PCI术后比较#P<0.05;与干预组PCI术前比较★P<0.05。

2.3术后主要担心的问题:有抑郁患者手术后主要担心的问题依次为:①支架移位;②日常活动受影响;③手术后长期服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④再次手术;⑤长期服用药物所产生的高昂费用,见表2。

表2抑郁患者手术前主要担心的问题(n=53)

.

2.4两组PCI患者HAMD、MIDAS评分及相互比较:PCI术前两组患者HAMD的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13.1±1.9vs12.52±2.1P>0.05),MID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67.52±1635vs60.35±19.23P>0.05);PCI术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HAMD评分分别为(11.36±1.8)和(52±32P<0.01),干预组的MIDAS评分较对照组也有明显改善(39.82±17.26vs28.22±12.98P<0.05);对照组PCI术前后HAMD、MID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PCI术后HAMD、MIDAS评分较PCI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3。

2.5HAMD、MIDAS评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所置入支架数为自变量,分别以HAMD和MIDAS两项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所置入支架数,见表4、5。

表3两组PCI患者HAMD、MIDAS评分及相互比较(x±S)

.

注:与对照组PCI术后比较#P<0.05;与干预组PCI术前比较★P<0.05。

表4HAMD评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注:R=0.613,P<0.05。说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所置入支架数与患者PCI后抑郁情绪的发生有明显关系。

表5MIDAS评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注:R=0.819,P<0.05。说明年龄、性别、所置入支架数与患者PCI后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明显关系。

2.6HAMD与MID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抑郁(HAMD)评分与患者生存质量(MID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72(P<0.001)。

3讨论

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ron,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PCI术具有诊断明确、疗效显著、创伤小的特点。但PCI术的干预,除了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外,患者对手术存在的疑问以及对手术并发症的担心,容易引发焦虑、恐惧情绪,此外较高的诊疗费也使患者容易产生忧虑心理[2-5]。因此PCI治疗易对患者造成重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故对冠心病患者于PCI手术前后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减少躯体症状的发生,保证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PCI手术前后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AlbazazR等报道相符[6],也说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抑郁无关,而单纯解决狭窄并不能减轻抑郁症状。干预组PCI手术前后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差异,HAMD评分显著降低,提示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手术后的抑郁情绪有明显治疗作用。此外抑郁(HAMD)评分与患者生存质量(MID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提示抑郁情绪可以影响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

从患者主要担心的问题可以看出,许多患者对冠脉介入手术缺乏足够的了解,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置入支架数与抑郁的发生相关,经济收入较少、文化层次相对低下、置入支架数较多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多枚支架植入者PCI治疗费用相对高,而术后仍然需要长期服用较为昂贵的抗血小板、降血脂药物,这些因素均可对经济状况较差的个人或家庭构成严重冲击,而文化层次相对低下的患者多半经济较为拮据,导致其思想负担加重,而产生抑郁。

AMI后抑郁情绪的产生较为常见,有一定的迁延性和自发缓解倾向,并能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文茹,VuoletaLOPez等.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7-11

[2]RanganC,EversonG,CantrellFL.Centralalpha-2adrenergiceyedrops:caseseriesof3pediatricsystemicpoisonings.PediatrEmergCare,2006,24(3):167-169

[3]AllenM,IezzoniLI,HuangA,etal.Improvingpatient-cliniciancommunicationaboutchronicconditions:descriptionofaninternet-basednurseE-coachintervention.NursRes,2005,57(2):107-112

[4]RivaraFP,MackenzieEJ,JurkovichGJ.Prevalenceofpaininpatients1yearaftermajortrauma.ArchSurg,2005,143(3):282-287

[5]RonisDL,DuffySA,FowlerKE.Changesinqualityoflifeover1yearinpatientswithheadandneckcancer.Arch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06,134(3):241-248

[6]AlbazazR,WongYT,Homer2VanniasinkamS.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areview.AnnVascSurg,2008,22(2):29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