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合并中风临床应用体会

/ 1

消渴合并中风临床应用体会

承颖亮(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1)

【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24-01

糖尿病中医记载为“消渴病”,WHO在1989报告中明确指出:糖尿病是脑内大血管梗死的三大诱因之一。据国内资料统计,约有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且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程度亦较严重,能广泛累及大、小动脉,引起心脏、肾脏、脑、下肢、眼底等动脉硬化消渴复杂多变,一般来说阴虚生内热,燥热伤气耗津,津血同源而气血两亏,阴虚及阳,阴阳两虚,阳虚鼓动无力,血行不畅,淤血而生,血淤而络损,病难治。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使葡萄糖的贮存量减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以胆固醇增加更为显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了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

同时,糖尿病还会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使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常呈现高凝状态,血小板凝聚机能亢进,血液有不同程度的凝固现象。此外,患糖尿病时,激素调节能力异常,生长激素增多使血小板凝集粘附性增高,胰高血糖素增多使纤维蛋白原增加,血粘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相对缓慢。这些因素均便于血栓的形成,促使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糖尿病(1)大体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在其漫长的病变过程中,病理演变规律大致为:始则阴虚热盛,继则气阴两虚,终则阴阳两虚。其中气阴两虚这一阶段病程缠绵,易于出现多种慢性并发症。及时有效地辨治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存质量。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体会,现就其中典型病历介绍如下:

患者,男74岁,病历号92999111,因“急起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0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面色红赤,形体稍胖,左侧肢体不能抬动,口干,大便硬,舌红,苔黄腻,左脉细弦,右脉稍滑。入院血糖测为15mmol/l治疗予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方选(2)麦门冬汤加减。浙贝60克,麦冬30克,太子参15克,白茅根15克天麻10克,杏仁15克3剂后患者肢体痉挛缓解,但时有汗出,用黄芪10克,赤,白芍15克调理病情。5剂后患者痉挛缓解,大便困难,用厚扑15克通便。

参考文献

[1]张伯萸.《中医内科学》.

[2]焦树得.《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