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临床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方法临床比较

祝学谦吕燕

祝学谦吕燕(通讯作者)(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四川邛崃61153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041-02

【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足月妊娠会阴侧切初产妇480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缝合,研究组采用可吸收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术后感染率低、伤口疼痛轻、会阴水肿不明显且住院天数少。结论可吸收合成线行会阴皮内连续缝合法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缝合。

【关键词】会阴切开术缝合技术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

Episiotomysuturemethodtwoclinicalcompariso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sofdifferentsuturemethods.MethodsSelected480caseofvaginaldeliveryinourhospitalin2009.5~2010.3.Thewerepidedintotwogroupsrandomly(n=240,respectively).Onewasreceivedtraditionalsuturemethod,andtheotheronewasreceivedintradermalsuturemethod.Theinfectionofthewound,thepainofthewoundandthereactionofsuturewerecomqared.ResultsTheintradermalsuturegroupwaslowrateoftheinfection,lightofthepainofthewoundandlight0fthereactionofthesuturethanthetraditionalsuturegroup.Theintradermalsuturegroupwasshorttimeindurationofhospitalizationthanthetraditionalsuturegroup.ConclusionTheintradermalsuturegroupwasbetterthanthetraditionalsuturegroup,th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wogroups.

【Keywords】EpisiotomysurgeryAbsorbablethreadIntradermalsutureSuturetechnique

随着医疗技术及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有人错误认为经阴道分娩后会阴切口疼痛、阴道松弛,对今后性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不愿意自然分娩。如何降低会阴切开并发症和后遗症?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注意严格会阴切开指征、适时切开时间、缝合技巧,缝线的选择也是关键。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1号丝线取代0号络制肠线缝合皮下,降低了会阴切口裂开及感染发生。但切口疼痛及异物感时间较长,产妇性生活时有不适感。为让产妇恢复到最好,助产士不断寻求更好的会阴切口缝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象:2009年5月~2010年3月我院自然分娩行会阴切开的初产妇480例,年龄21~29岁,孕周37~42周。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240例,平均年龄23.6岁、孕40±3周,会阴直切50例,侧切190例;研究组240例,平均年龄24.1岁、孕周39±6周,会阴直切48例,侧切192例。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选用10年以上有经验的助产士,以保证缝合技巧及技术的一致性。

两组行会阴切开前均采用0.5%利多卡因15~20ml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切口部位浸润麻醉,第一针距离阴道粘膜裂口上缘0.5cm,缝合时注意勿留死腔、解剖位置的对合、松紧适宜,术后用麦迪霉素0.2tid防感染,1/5000高锰酸钾会阴冲洗bid,术后第二天TDP照射bid。

1.2缝合方法

1.2.1对照组①用0号络制羊肠线间断缝合阴道粘膜组织至处女膜缘。②用1号丝线逐层间断缝合肌肉层、皮下组织、皮肤[1]。③对合皮肤。④术后4天拆线。

1.2.2研究组选用3/0可吸收合成线分层缝合。①连续或间断缝合阴道粘膜层直至处女膜环,不打结。②缝合皮下脂肪层:缝针穿过阴道粘膜至皮下脂肪层,连续缝合至切口末端,缝针进出皮下脂肪层时尽量靠近切口皮内组织,针距1~1.2cm。避免切口裂隙太宽,否则缝合完毕皮下留死腔,影响愈合;或张力大,缝合皮内时,皮肤不能合拢。如果伤及肌肉层,间断缝合后再缝合皮下。此层缝合是皮内缝合成功的关键。③自切口末端皮内连续缝合至处女膜缘,缝合皮下时针距可在0.2~0.3cm,牵拉不宜过紧,防止皮肤皱缩,进、出针点应紧贴皮内组织,不能穿透皮肤,以达到组织均匀整齐地对合[2]。缝针从皮下避过处女膜缘至阴道内打结。④对合皮肤。⑤术后3天出院。

1.3评价指标术后每天对2组产妇切口疼痛、愈合、水肿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术后切口疼痛可分为:①无疼痛:时常忘记疼痛。②轻度:可忍受,活动和睡眠不受影响。③中度:仍可忍受,活动和睡眠稍受影响。④重度:疼痛剧烈,活动明显受限,不能睡眠[3]。愈合标准:术后3天会阴切口无红肿、渗出液、裂开,愈合良好。切口对合整齐[4]。

2结果(见附表)

附表

2.1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因切口疼痛有硬结来院复诊,挑开硬结抽去皮下丝线后愈合;切口水肿36例,以50%硫酸镁湿热敷后愈合;产后切口疼痛50例,3~4天尤甚,中重度24例;1例产后3天肠线脱落致阴道活动性出血,重新缝合后止血;拆线后切口对合不佳21例;产后3月随访切口处有线结感及疼痛不适者98例;缝线压痕及疤痕68例;性生活不适者113例。

2.2研究组切口感染2例,1例仅为表层有少许脓性分泌物,1例会阴全层裂开;切口水肿10例;产后切口轻度疼痛19例,作心理护理后缓解;切口对合不良2例;无切口裂开;产后3月随访切口处按压无明显线结感及疼痛不适者;无缝线压痕及疤痕,切口美观;性生活不适者30例。

3讨论

较早的会阴缝合常用0号络制羊肠线依次缝合阴道粘膜、肌肉层、皮下脂肪层。羊肠线强度低、质硬,缝合打结不牢靠,对照组有1例于产后3天肠线脱落致阴道粘膜切口出血。由于肠线通过蛋白水解酶裂解作用而逐渐吸收,容易引起广泛组织反应产生硬结,是造成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重要原因,有的甚至在拆线后全层裂开。本文对照组用肠线缝合阴道粘膜,用1号丝线缝合肌肉、皮下、皮肤,虽然较好地避免了会阴全层裂开,也降低了感染率,但由于丝线不易吸收,只能在体内慢慢机化,致使很多妇女产后3~4月甚至更长时间在切口处扪及皮下线结,并感疼痛不适,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有的产妇会阴切口留下蜈蚣样疤痕,影响美观,缺乏自信,影响夫妻感情及性生活质量。有时由于皮肤缝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丝线嵌入组织内,造成拆线困难[5],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有的产妇因担心疼痛而惧怕拆线。

可吸收缝合线种类和质量各异,缝线质量直接影响缝线吸收,从而影响伤口愈合。研究组1例会阴全层裂开,分析原因与缝线质量及缝合技巧有关。可吸收合成缝线强度大,两周后仍保留50%强度,30天后强度逐渐消失,约60~90天完全吸收[6]。快薇乔缝线,是由分子量很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通过水解作用吸收,术后10~14天缝线张力快速丧失,14~21天左右缝线吸收[7],42天内完全吸收[8]。

本研究认为,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切口处按压无明显线结感及疼痛不适;无缝线压痕及疤痕,切口美观;产妇痛苦小,精神愉快,活动未受限,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由于无明显疼痛不适,产妇心理压力轻,对性生活影响小;也不需拆线,只要母婴情况允许,随时可出院,缩短产后住院时间,减轻了产妇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床位周转率[9]。是值得推广的会阴缝合方法。

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认为: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①进行会阴侧切缝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缝合方法,目的是要达到尽量减少产妇痛苦,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②肠线缝合会阴切口因组织反应大,应从教科书内取缔。使用质量好的0/2~0/4可吸收合成线。③对于会阴撕伤累及肌层者,皮下缝线较多,容易发生吸收困难,可采用阴道粘膜、肌层、皮下组织用可吸收合成线缝合,皮肤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法。④对于皮下较薄者,缝合阴道粘膜后,采用1号丝线间断全层缝合皮肤、皮下。⑤皮内连续缝合法需要较高的缝合技巧,否则易造成切口愈合时间延长,皮肤对合不好。⑥皮内连续缝合法需要较长的缝合时间。

参考文献

[1]郑怀美.会阴切开缝合术.妇产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51.

[2]高庆丽.腹部横切口皮内连续缝合法[J].中国乡村医药,2005,12(6):29.

[3]董慧琼,陈萍等.皮内连续缝合会阴侧切口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2009,11:27.

[4]朱论香.会阴侧剪口皮内连续缝合586例的临床观察.惠州医学,2000,16(2):3.

[5]魏碧蓉.会阴切开缝合术.高级助产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80.

[6]范兴国.医用可吸收合成线在术中的应用体会.临床外科杂志,2002,8.10卷增刊:134.

[7]漆洪波,蔡汉忠.会阴切开术术式选择、缝合技巧应注意事项.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6.

[8]贺小维,曾飚.会阴侧切缝合不拆线法167例应用体会.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17.

[9]全小冬,蒋妮姗.可吸收性缝合线连续缝合会阴切口的体会.华夏医学,2008,1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