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用于高血压、冠心病人术前用药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用于高血压、冠心病人术前用药的比较

王广胜原少东牛艳姣

王广胜原少东牛艳姣(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中心医院内蒙古乌海016040)

【中图分类号】R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162-02

【摘要】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在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人术前用药的安全性。方法ASAⅡ~Ⅲ级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全麻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n=15)和东莨菪碱组(S组,n=15)。分别于术前30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1.0mg(P组)或东莨菪碱0.3mg(S组)。给药30min后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体温,观察口干程度。结果两组间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心率、体温S组明显高于P组(P<0.05),两组口干程度S组高于P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东莨菪碱相比,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外科病人的术前用药,具有对心率、体温影响较小,减轻用药后口干的优点。

【关键词】戊乙奎醚东莨菪碱高血压冠心病术前用药

盐酸戊乙奎醚是具有M胆碱受体高度选择性的长效抗胆碱药,能选择性的作用于M1和M3受体,而对主要分布于心脏神经突触前膜的M2受体无明显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同时对心血管系统干扰较小,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的麻醉前用药。本观察旨在比较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术前用药的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3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1例,高血压患者15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例,患者术前半年无明显心绞痛发作,血压控制较平稳,ASAⅡ~Ⅲ级,年龄48~67岁,体重55~78kg,男13例,女17例。随机分为戊乙奎醚(P)组和东莨菪碱(S)组,每组15例。

1.2方法

1.2.1术前用药

戊乙奎醚组病人术前30min肌注戊乙奎醚1.0mg,东莨菪碱组病人术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

1.2.2观察指标

入室后连接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腋温,测定其基础值后,询问病人有无口干及口感程度;观察注药后15、30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和口干程度。口干程度测定方法VAS评分:用一标有0~10cm的尺子对口干程度进行评定。“0”代表无口干,“10”代表难以忍受的口干。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两组间对应时点值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

表1两组病人一般情况(X±S)

组别年龄(岁)体重(kg)性别(男/女)

P组55.8±9.363.7±10.99/6

S组58.5±7.265.2±8.97/8

2.2两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体温比较

戊乙奎醚组病人注药后心率(HR)较术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收缩压(SBP)略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舒张压(DBP)及脉搏氧饱和度保持稳定。东莨菪碱组注药后HR与基础值比较明显增快(P<0.05),SBP略有增高(P>0.05);两组间同一时点比较东莨菪碱组HR明显高于戊乙奎醚组,差异显著(P<0.05),而DBP及脉搏氧饱和度保持稳定;东莨菪碱组在用药30min后体温(T)显著升高,两组间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口干评分比较

两组注药30min后口干评分与基础值比较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2两组病人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变化(X±S)

指标组别基础值给药15min给药30min

HRP组79.17±21.2171.56±16.18◆69.24±11.31◆

(次/分)S组77.57±12.3288.25±18.42◆△89.28±21.26◆△

SBPP组140.51±18.28138.33±20.47138.47±21.83

(mmHg)S组139.11±22.35142.35±16.18141.45±19.56

DBPP组85.59±11.3984.23±13.8584.51±8.78

(mmHg)S组85.21±12.4585.57±13.8784.25±12.92

SPO2P组96±397±297±3

(%)S组97±197±396±3

TP组36.15±0.2336.21±0.5836.25±0.51

(oC)S组36.11±0.3536.51±0.50◆36.97±1.25◆△

△两组相比P<0.05,◆与基础相比P<0.05

表3两组病人口干情况比较(X±S)

组别基础值给药15min给药30min

P组2.15±0.474.55±3.17◆4.67±3.70◆

S组2.04±0.545.39±2.48◆5.65±2.46◆

◆与基础相比P<0.05

3讨论

抗胆碱药是常用的全麻术前药,常于术前肌注或诱导前静脉注射,可以减少全麻时唾液与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因此不仅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于口腔内、气管内手术及气管食管镜等检查都有利于术野的暴露,便于操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能防止因麻醉及术中操作诱发的迷走神经反射而引起喉痉挛等并发症。目前术前常用的抗胆碱药主要有阿托品与东莨菪碱,虽然效果较好,但二者对毒蕈碱(m)受体亚型均无明显选择性,因此临床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心动过速、体温增加等,在有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患者中需慎用甚至禁用[1]。

戊乙奎醚是新型选择性的抗胆碱药,对M1、M3受体有高度选择性,而对位于中枢、心脏和神经元突触前膜的M2受体均无明显作用,从而避免了阿托品等因缺乏M2受体亚型的选择性所致心动过速和阻滞突触前膜M2受体的调控功能[2]。它通过抑制中枢M1、M3和调控其他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达到镇静,同时通过中枢反馈而使HR双向调节在正常范围内。更有研究表明戊乙奎醚在老年人应用仍可维持心率变异性(HRV)的稳定性[3]。本研究显示肌注戊乙奎醚HR和血压不但无增加,而有一定的下降,其原因可能与戊乙奎醚具有中枢镇静作用有关,通过中枢镇静作用,使患者术前较紧张的情绪得以安静,从而也使HR和血压恢复到应有状态。

东莨菪碱易导致中枢抗胆碱综合征,表现为谵妄、思维混乱、烦躁不安等,术前有疼痛的病人和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吸入麻醉药可增加这种作用。随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外科病人的增加,限制了术前用药的范围,选用一种既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又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的抗胆碱药对此类有重大临床意义[4]。本组病人术中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可能与病例数量较小及术前病人状态较好有关。

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戊乙奎醚对中枢和外周均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而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不明显,适合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术前用药,同时具有广泛的临床适应证,亦可用于术前有窦性心动过速、甲亢、心功能不全及瓣膜疾患的病人。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2-365.

[2]陈孝治.长托宁[J].中南药学,2003;1(3):188-190.

[3]陈涌鸣,朱慧深,王祥瑞.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59-60.

[4]高东艳,陈丽,白玲.长托宁与东莨菪碱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