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的探讨黄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的探讨黄俊

黄俊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30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高,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人们的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交通拥堵成为现代一个严峻的问题,面对此问题,我国在积极地进行解决,而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轨道交通的建设,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代表,积极发展城市地铁的建设,无论是从城市功能的完整性来讲,还是从城市活力的进步来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地铁建设来看,其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本文就地铁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性的探讨。

关键词:地铁;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1地铁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地铁施工管理制度法规不完善

地铁项目工程量大,涉及许多部门间的协作,同时还需对施工计划、组织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准确把握。因此,需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法规,来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对于关键施工节点的施工技术也必须进行有效选择和管理。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开展对地铁的研究,在施工管理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已经逐渐不适合工程需要。施工管理的制度法规不健全,容易造成地铁项目的施工质量问题。如某些施工单位管理松弛,施工安全措施的不到位,管理的制度法规不能落到实处,容易出现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确保地铁施工的规范操作。

1.2地铁施工技术不规范

规范、严格的施工技术是地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地铁项目中的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并缺乏相关施工技术培训。同时,他们对于地铁施工技术规范的掌握程度不足,对施工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容易忽视施工规范和制度的执行,加大了施工事故风险。如由于施工技术不规范,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接缝不严实,造成漏浆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易引起拆模后蜂窝麻面的现象,影响了施工质量。

1.3施工管理存在隐患

地铁项目施工涉及材料、安全、成本控制等众多方面问题。首先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购置,防止劣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容易造成项目工程质量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其次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隐患。如必须确保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服等安全设备以保障人身安全,做好车辆设备的安全维护。另外,还必须加强施工成本管理,严格把控,做好生产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杜绝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1.4施工方式选择不科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铁施工技术也不断的发展。选择的施工方式是否合理也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地铁施工过程中,由于常进行工程外包。一些小施工企业由于基础力量薄弱,施工人员缺乏先进机械设备操作经验,对于先进施工技术未很好掌握。比如施工人员对关键图纸不熟悉、对支模和振捣技术掌握不足,均可能影响施工质量。

2地铁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

2.1强化地铁管理的系统性分析,加强系统管理

就地铁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来看,一项重要的措施是进行管理系统性分析的强化,然后加强系统管理。就系统管理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在地铁施工的管理中,对施工区域进行分析的强化,这样就可以明白区域间存在的相关性,在掌握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管理措施,整个管理的一致性得到了加强。第二是在地铁施工的管理中,需要对各个施工站点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因为差异性分析是实现管理协调的基础。简言之就是在明白了施工站点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这样,整个站点管理的系统性目标可以实现。总而言之,积极地强化系统的分析和解决,地铁施工管理的综合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2.2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

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地铁施工管理的强化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施工现场管理强化来看,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具体的掌握。从目前的地铁施工实践来看,线路所经过的土壤结构层以及地质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不同的结构层其稳定性不同,因为在管理中要进行其稳定性的掌握,这样可以有效突破环境的不利影响。第二是进行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人员的流动性会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所以需要对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这样,施工现场的秩序性得到保持。第三是进行器械的管理强化。在地铁施工实践中,机械设备管理的疏漏会造成不安全事故率的增加,所以全面性地控制设备器械,保证其安全意义重大。

2.3提升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提升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于地铁管理的强化来讲也是一项需要重点注意的措施。就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而言,主要的内容是三项:第一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进步。对于管理而言,理念和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积极地进行管理人员的意识提升和理念提高,有助于促进管理的先进性发展。第二是进行管理人员管理理论的专业化培养。通过专业化的培养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进行提升,其在具体的管理中,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深入性会明显地增加,具体的管理效率也会得到提升。第三是进行管理方法以及措施的更新。积极地利用多元化的管理方法,改变管理的片面性,这样,管理的综合性效果会得到明显的进步。

2.4强调管理的针对性

强调管理的针对性对于地铁管理结果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在地铁施工管理中,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提升,主要的措施有两项:第一是对地铁管理的基本问题和管理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这样,施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得到明确的显示,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或者是管理措施,施工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避免。第二是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原因基础上分析解决的措施,这样,问题解决的针对性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简言之,无论是预防性的管理还是资料分析基础上的管理,都需要有针对性,这样,问题解决的实效性才会更加的突出。

3地铁施工技术的分析

3.1基坑支护技术

在地铁施工当中,基坑支护是需要重点分析的技术。就此技术的利用来看,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是对施工区域进行基础的地质结构分析。分析地质结构的意义在于了解区域支护的特点,这样,在基坑支护技术利用的时候可以保证和区域特点的一致性。第二是进行施工区域的地表建筑分析。地铁施工的基坑支护不仅仅要考虑其基本的支护效应,更要对其地表受力与支护体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够确定完整的支护结构,进而保证基坑支护的稳定性。第三是在综合考虑支护力体系的情况下进行支护受力结构的布置,这样,整个地铁施工的地下平衡性和地上平衡性以及空间平衡性会得到有效的处理,基坑支护的综合性效果得到提升。

3.2基坑防(排)水施工

基坑防排水施工主要是通过高压旋喷桩施工、降水井施工、沉井施工、封井施工、降水井施工、降水期沉降观测、这一系列工程项目技术的运用以此达到对于地铁基坑工程防排水的施工,以此保障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因素而不会对正常的运行造成阻碍。

3.3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

运用混凝土运输的形式保障在输送的过程中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严密,并且防止吸入空气,防止阻塞的情况出现。进行防水卷材铺贴、底板混凝土、侧墙混凝土施工,在细部构造施工方面,主要是预埋件、预埋孔洞进行标识和检查维护。

3.4结构回填施工

在车站顶板防水层施工完毕并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对此做防水层进行保护,平面保护层采用80mm后C20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铺设一层350#的纸胎油毛毡隔离层。在回填土前,应当清除顶板上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然后浇带采取挡土墙保护措施,同时进行顶板混凝土强度检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此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4结语

在地铁施工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各种新问题,这就需要各施工人员以及人员及时做好交流与总结工作,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采用上述措施来提升地铁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的编制与严格的审判,重视事前准备工作这一系列地铁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使我国地铁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鹏.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147.

[2]赵莹.浅谈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