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立体测图地貌采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广西立体测图地貌采集研究

陆小梅

广西南宁市国土局地理信息中心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广西处于被称为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南边朝向北部湾。整个地势为四周多山地与高原,而中部与南部多为平地,因此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与东南之间呈盆地状。地形图因地貌的多样,有诸多因素影响成图精度,故在进行地貌采集时要注意等高线的笔调和地貌的综合取舍,尽量采用卫片作为数据源从源头上提高数据源的质量,对地貌切割特别破碎的地方可以采用“地性线,计曲线,首曲线”描绘的顺序来反映地貌的基本形态。

关键词:立体测图;地貌采集;成图效果

1.引言

“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将为广西政府各部门和各市县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设计和决策支持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平台和环境。“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中高精度、高效的地貌测绘技术研究显得尤为必要[1]。地貌测绘是把等高线、高程点和其它地貌符号,把各种地貌正确、形象的表现在地形图上。因此地形图成图一般都采用先进行地貌采集,后进行地貌编绘的流程。地形图成图时应重视地貌采集的质量精度,地貌采集的准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成图精度。对不同地貌,比例尺,影像数据源的地形图成图时地貌采集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在进行地貌采集时则要考虑地貌的综合取舍,地貌的总体趋势把握等等诸多要素。

2.影响地貌准确表示的因素分析

不同数据源、整体地貌的笔调把握、对不同地貌类型的综合取舍的把握、单幅图的内部协调及整个测区的协调把握、等高距的选取,不同地貌类型间相互衔接过渡是否自然都会对地貌准确合理表达有影响[2]。针对以上因素在进行地貌采集时易出现以下典型问题:

(1)等高线笔调描绘不正确,岩石坚硬,形态棱角分明的地貌错或软笔调表示,致使地貌形态失真。

(2)在地貌切割破碎,河流比较发达的地方,等高线没有做合理综合取舍,出现综合过大或过小而不能正确的表达地貌。

(3)等高线协调性差,如沟谷渐变过程没有表现出来,山脊的走向不明确,等高线间距不合理等。

(4)沟谷形态的表达不合理,如谷形把握不当,沟谷从无到有的过程或从有到无逐渐趋于消失的部分被忽视。

3.数字广西1:10000DEM的精度指标

4.地貌准确表达的技巧

4.1对不同影像源的立体采集

针对不同影像数据源,地貌的采集也是不同的,而使用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因卫星的轨道高度大致为850km,用其建立的立体模型,相当于是将实地缩小了过万倍的倍率,使人们能鸟瞰相当大面积的地貌形态,从而清晰的观察到了地形总貌,而且影象分辨率小,用其立体模型已作了近似等比例的综合,地面上微小的弯曲被“综合”了,因此用卫片描绘1:10000地形图时,一般不再做大量的综合取舍,只是在山地极为发达的地区,在不影响图面清晰的情况下,才会“舍”。同时要把握好尺度。在进行1:10000及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应尽量采用卫片作为数据源。

4.2笔调

笔调的正确把握直接影像地貌正确姓,如山地,因山地陡峭、地面切割破碎,应用硬笔调来反映山的形态,若用软笔调则会出现地貌表达失真。笔调的正确描绘还要注意:对整个测区,所测的单幅图及接边图的地貌类型划分有了解,明确不同地貌表达的侧重点,从而使一个测区的不同地貌问等高线的笔调过渡自然。数字广西1:10000DLG的地貌数据在内业生产中的数学基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等高线生成后的效果见图1。

图1等高线的效果图

4.3综合取舍的尺度

在进行地貌采集时综合取舍的把握的对地貌正确表达是很重要的[3]。地貌采集时综合取舍的尺度过小、负载的图面信息过多、使图面杂乱,尺度过大会出现地貌失真。地貌类型不同,综合取舍尺度就不同,所以取舍尺度应该“因地制宜”。而任何指标只能作为参考。如:山地地貌中,地貌局部切割强烈、沟谷密集且难分主次等高线难以部清晰绘出,冲积扇地貌要控制其扇状形及保证等高线间的协调,这些情况必须经过微地貌形态的取舍,立体上出现了较大面阴影,细貌的判定较为困难等。可用地形线确定了地貌的整体框架,但在描绘曲线前还考虑等高线的协调性,为做到两者兼顾可按照“地性线、计曲线、首曲线”的顺序描绘首先标示出地性线,“先l、3根,后2、4根”顺序或“l,2,3,4”的顺序内插首曲线。通过此种方法绘制的等高线因地貌经取舍,地貌形态会清晰明了。因此依据地表貌形态,选择整体或分块的作业:一副图内存在多种地貌时应采用等高线分块采集的方法,作业中与令图幅加强交流,避免同类型地貌综合取舍不同,而引起接边困难,局部等高线对地形表的不协调。

5.结论

广西测区因地貌的复杂多样,影响成图精度的因素很多,因此在地的采集过程中也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等高线白笔调是否反映了地表形态,地貌的综合取尺度把握是否合适,地貌辅助符号的配合表达是否合理,等高线的协调性,不同地貌,相邻图幅间等高线过渡是否自然,综合取舍是否一致等等,只有做到各项兼顾才能在精度范围内正确合理的表达地貌。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制图效率的同时提高地貌采集的精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新军.广西省级基础测绘成果数据异地备份研究[C].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学术交流会,2011.

[2]胡璐锦,王亮,陶坤旺.基于不同地貌类型的DEM内插算法分析与选择[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12).

[3]杨筱萍.浅谈1∶5万立体测图过程中地貌的数据采集[J].科技资讯,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