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房的差错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医药房的差错与管理

韩梅梅

北京中能建医院北京102401

【摘要】目的:研究在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控制中采取全面质量管理的价值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0593例门诊处方所有资料,且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前后门诊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结果:此次我院门诊收治的260593例处方中,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之后总差错率为0.0058%;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之前总差错率为0.0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控制门诊药方调剂差错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差错发生率,提升调剂质量。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处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会严重影响药房工作质量,且也会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为了降低门诊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概率,医院多数应用严格处方比对制度,出现差错之后仅仅只是进行事后处罚以及追究药师的责任,不能总结以及调查发生错误的原因,不能提出预防调剂差错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在工业发达国家现代管理体系基础上衍生出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此次我院收治研究的260593例门诊处方所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0593例门诊处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予以门诊药房药方调剂全面质量管理。

1.2方法

总结归纳260593例门诊处方发生差错事故的情况,从环境、方法、人、材料以及机器等五要素方面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对调剂差错比例进行分析,分析差错原因,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以便于可以有效改善医院调剂差错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260593例门诊处方差错发生率。同时对比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之前的2015年同期数量差错例数和差错情况。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所有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两组总差错率,且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此次我院门诊收治的260593例处方,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之后数量差错例数为6例,发生率为0.0023%,品种差错例数2例,发生率为0.0008%,同名差错例数4例,发生率为0.0015%,剂型差错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0.0012%,总差错率为0.0058%(15/260593);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之前的2015年同期260652例处方,数量差错例数为15例,发生率为0.0058%,品种差错例数10例,发生率为0.0038%,同名差错例数25例,发生率为0.0096%,剂型差错例数为16例,发生率为0.0061%,总差错率为0.025%(66/260652)。经卡方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院门诊药房调剂质量会对医院整体形象以及医疗服务水平造成影响,降低调剂差错发生率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在医院门诊处方调剂差错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员因素,例如调剂人员工作不专心、责任心不强以及不能遵守操作流程等进而引发调剂差错,在总结归纳分析调剂差错原因之后,发现主要把管理方法、药品、环境以及药师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可以降低调剂差错发生率,提升调剂质量。我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调剂中主要分析了药品、药师、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如药师责任重大,工作状态不良、对药品不熟悉、思维定势、药品包装相似、药品种类过多、药品存放不合理、药品摆放不当、交接班不合理、管理方法滞后、人员拥挤、环境嘈杂、患者取药不耐烦,缺乏与临床科室医生交流等。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以质量为根本,确保参与人员收益以及服务对象满意的管理方式,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全过程治疗管理是该管理方式的核心,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在医院门诊药方管理中,主要就是从药品管理、制度管理、环境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来进行管理,尽可能消灭所有调剂差错隐患[2]。全面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注重在所有人员身上落实质量责任,注重全员参与,在门诊进行药房调剂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调剂差错,此时需要药房所有人员进行参与,且参与人员需要协调配合,临床科室、收费处以及药房需要尽心密切联系,以忙时增加人手、弹性排班制度、增加咨询窗口等方式来确保所有人员都可以保持充沛工作精力,避免因人员疲劳引发差错。此外也可以依据给予门诊药房调剂人员培训教育来提升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以及道德水平,确保可以顺利进行调剂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问题,快速处理差错,确保用药安全。

首先,在门诊药房操作中,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对处方进行认真审核,审核处方用药适宜性,在对患者交付药品的时候需要依据说明书用量以及用法进行指导。其次,药师需要适当干预不合理用药处方,正确指正医师处方中错误,书面给予需要更正的问题,并且通过患者直接交付给医师,降低医疗纠纷。第三,及时更新药库中无库存或者停用的药品,避免医师在开单时使用没有的药物。第四,提升医师以及药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医师以及药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自身水平。第五,对药品摆放位置进行合理调整,整齐摆放药品,对不同剂型药品进行分类摆放,分开摆放外用以及内服药品,单独摆放儿童药品。第六,在对患者进行药品发放的时需要严格核对患者信息,对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姓名、药品数量、药品药名、配伍禁忌等进行认真核对,且确保调配发药准确无误,避免因患者姓名错误导致药物发放错误。第七,医院门诊开展用药咨询服务,避免患者用药不恰当或者误服等。医院门诊也需要构建工作日记,以便于可以提升操作人员责任心。第八,制定奖励机制,依据门诊调剂人员工作制定公平公正、执行性强的奖励机制,鼓励操作人员积极工作,以精神精力、晋升激励、物质刺激等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热情,促使操作人员能够不断充实自我,学习新知识,为以后实施药学服务提供依据,结合惩罚机制以及奖励机制,提升操作人员责任心以及工作动力,提升调剂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一敏.医院药房处方差错的常见原因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2):50-51.

[2]陈锋.浅谈医院药房差错的预防、管理和实践[J].医药前沿,2016,6(11).

[3]周晓青.医院药房药品差错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养生,2015(4):29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