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绿色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

张春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对绿色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绿色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一、序言

绿色住宅小区建筑可概括为“全寿命周期”内的“四节、一环保”,设计阶段主要关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五大项目。以绿色小区作为背景还应考虑小区周边环境、小区开发与建设规模等因素。可见,绿色建筑设计涉及多学科、多专业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必须将它们集成为整体实施才能获得最佳应用效果。广东某绿色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项目,该项目地块分为较独立的东、西两个区域,总用地面积181464.12㎡,容积率2.2,绿化率40%,住宅最高层数30层,地上建筑面积400616.77㎡,地下建筑面积103879.15㎡,建筑密度17.83%,住宅总户数2322户,地下停车位3430个。该项目中心景观带以“水”为主题,强调以水为主题的生活休闲方式。南北高层楼距宽达230米,所有单位非临河即望湖。蝶型规划、全点式布局,超大景观面宽,建成效果如下图。

二、绿色住宅小区建筑空间的布局

本项目地块由市政绿化分为较独立的东、西两个区域。西地块将板式高层布置在用地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围合出中心地带,同时以中心水景为核心,布置Townhouse,并在小区南侧靠新城大道布置小高层住宅,在提升城市沿街建筑品位的同时保证每户都有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东地块将板式高层布置在用地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围合出中心地带,同时以中心水景为核心,布置花园洋房,保证每户都有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东、西地块以各自中心景观带为核心,通过种植、造景与内部精致小体量建筑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步移景异的环境。同时用组团间、宅间院落空间,营造出幽静深远的居住氛围。中心景观带以“水”为主题,强调以水为主题的生活休闲方式,设计布置慢跑道,天然氧吧,嬉水池,活动场地等具有特色的景观环境元素,为步行者、散步者、运动者提供舒适安全、静谧优美的环境与场所。东、西地块道路交通各自独立。西区规划中主要的干道沿中心绿地呈半环状布置,车库出入口布置在小区西侧与南侧,尽量减少日常小区内部机动车辆,将入库车辆尽可能的尽早引入地下,减少对地面的干扰。步行道路结合中心景观带设计布置,让人在行走期间能够体验大天然环境变化。地块北侧为前山河道,水流缓慢,水质清澈,水边绿化植被条件非常优越。在总体布局上尽量将住宅朝向北方,使得水景可以穿透到小区内部。

三、建筑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

(1)平面设计。在空间设计上,采取板式高层、小高层、花园洋房和THOUSES结合的方式,在保护原有绿化的同时提升住区的品位。户型以二房二厅、三房二厅和四房二厅,面积以85—170m2为主,户型、面积多种可选;东区为复式楼区,属高档住宅区,建筑物体型则注重高低错落,活泼变化,以多层(四层)为主,户型坐北朝南,南北通透、朝向、阳光、自然通风俱佳,其户型为跃式和复式,以五房至七房居多,面积170—300m2;西区因住宅位于地势较低部位,且该区住宅密度相对较大,因此,该区体型力求轻盈舒展,户型多样,建筑面积90—160m2多种可选。小区中部因其与城市道路基本平行,适宜设置幼儿园、会所,此处以多层建筑为主、以寻求小区最自然的居住条件和良好的景观视野。

(2)立面设计。建筑外饰面以“粉墙黛瓦”为依据,在建筑形象上主要采用白和灰两种色调。创造简洁、明了、现代的建筑形体关系。为真正达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要求,在建筑设计时大量采用绿色环保节能为目的的新产品、新技术,并在建筑布局和建筑物朝向等细部设计处理上综合考虑生态优先原则,以求生态型住宅小区在设计上得到切实保障。

四、住宅小区的绿色节能设计

(1)节能排污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耗,将“前庭后院”引入高层住宅建筑,并使之成为家庭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相结合的一个亮点。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能具备自然通风采光。建筑单体绝大部分均坐北朝南,墙体隔热材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外墙饰面颜色以浅色为主;屋面隔热采用挤塑聚苯板;铝合金门窗采用中空夹胶玻璃,气密性,隔热性,传热性均满足要求。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情况:生活热水空调动力。采用污废合流的排水系统,小区内设置8座100m3的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污废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和厌氧发酵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

(2)节地设计。该绿色住宅小区选址大多位于山坡上,没有造成耕地的占用。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利用山坡的地形特点错台建造了半地下的车库,在不改变容积率的条件下,增加了大量车位;通过向地下要空间,建造了一个挖深超过4m的地下室和车库;重视对土壤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将收集的土壤资源用于小区的绿化,节约了资金。

(3)节水设计。小区泳池采用成套的泳池水处理设备进行循环处理,采用石英砂过滤,水质满足《人工游泳池池水水质卫生标准》。小区独立的小水景(喷泉等)采用生化过滤棉过滤处理后循环利用。小区有人工湖2个,采用雨水和前山河河水作为补水水源。水质处理以生态为主,辅以成套设备进行循环处理。水处理设备分别设置在东西区的地下车库内。

(4)节材设计。此绿色住宅小区节材设计多反映在小区的集约化装修上,这一次开发的九百多套住宅都是带装修的商品房,选取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装修手段,各类家具与装饰材料均依靠工厂生产再运送到现场装配完成。此类装修手段彻底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作坊式的零散装修,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了标准化配套与规范化生产的目的,以有效防止常见的“二次装修”引起的各类建材、装饰材料、家具等浪费问题的出现,这也有利于降低住宅的建设成本。

四、结语

总之,绿色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提供的终极产品应是一种绿色、健康、生态、和谐的居住生活方式。绿色住区提供的产品并不仅仅是一栋栋单一的住宅或者建筑,也不仅仅是美好的居住环境,而是拥有丰富内涵的绿色生活,是房地产创新的基础和行业转型的方向绿色住区建设不是为了绿色而绿色,更不是为了给住区贴上一个绿色的标签,绿色住区涵盖了居住环境资源利用、开放街区、步行交通、商业布局、人文创新、住区多样性,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旨在使住区开发项目有机融入城市之中。绿色住区不仅要成为开发项目的产品特色,还要上升为开发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更要助力于产品深耕和市场细化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2]韦登彪.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探讨[J].科技向导,2014(21):38-39.

[3]吴巧英.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