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分析

屈燕燕

西安一四一医院血透室710089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10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9.7%,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8.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无菌观念缺乏、护患交流不足等是引发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针对其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管理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和处理对策,特选择我院62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各有31例患者。研究组31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49.3±3.7)岁。对照组31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49.5±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主要有仪器设置、透析监护、通路连接护理以及透析完成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有:①加强患者病情监测与科室安全管理:如血透期间部分医护人员未集中注意力而使得血液进到废液袋中而未接管,使得透析器进入空气,回血受到影响;血透期间缺乏肝素也会造成凝血功能低下,穿刺针未良好固定会导致脱落而引起出血等。护理人员在患者血透期间要密切监护患者病情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透析期间发生并发症要马上告知医生后给予合理处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其护理安全意识,并且要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护理操作期间未遵循安全制度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惩罚。②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操作技能不熟练会较易发生穿刺失败而引起血肿。所以必须加强年轻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培训,应用传帮带方法,帮助所有成员可以最快、最好地掌握操作流程;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和考核制度,尽可能降低因人为因素引发的不良事件。③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与无菌操作原则: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中未严格遵医嘱和遵循相关规定操作,透析前未严格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而使得药物乱用等,均会引发不良事件;无菌观念不强,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也会引发污染而加大感染发生率。因此在为患者实施透析操作前必须严格核实患者姓名、床号、透析时间以及相关药物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并且要严格依据无菌操作流程来防止患者发生感染。④加强护患交流:护患缺乏沟通,护理人员未及时掌握患者情况或及时告知也会引发护患矛盾。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同患者进行交流,准确掌握患者想法,及时为患者解释相关操作的原因以及作用,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从而解除患者疑惑,提高治疗信心。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有针刺伤、自行拔针、意外滑倒、仪器设置错误、通路连接错误以及导管脱出等。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0.0统计数据,用(%)和()表现计数及计量资料,用x2和t检验;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用P<0.05评估。

2.结果

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9.7%(3/31),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8.7%(12/31),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6.448,P=0.037)。详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室是通过血液透析来为慢性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予以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场所,患者经血透治疗后能够有效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此改善肾功能[1]。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飞跃发展,加之医疗报销比例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多,所以,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有了更高地标准。怎样减少和避免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提高血液透析质量的关键[2]。此次研究发现,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无菌观念缺乏、护患交流不足等是引发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通过针对其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3]。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9.7%,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8.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针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尹晓静.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国农村卫生,2017,13(21):78,77.

[2]唐群芳.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2(6):135-136.

[3]程丹,顾红.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09(1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