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孜古力?萨木萨克苏王颖李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阿尔孜古力?萨木萨克苏王颖李军

李群英

阿尔孜古力?萨木萨克苏王颖李军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8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5例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并且进行术后评价。结果术后随诊三个月内,60例患者视力恢复至0.75以上,5例患者视力为0.12~0.5之间;62例患者眼内压恢复至15.8±2.6mmHg,3例患者眼内压为19mmHg以上;58散光程度1.03±0.45,7例无散光。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损伤小、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对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具有重大临床价值。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临促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29-02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青光眼并白内障等眼疾越来越多,如不及时诊治则可致盲[1]。然而,在以往的治疗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时,基本上单独进行治疗。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多实施三联手术一次性治疗[2]。三联手术具有损伤小、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少等特点,给患者带来福音。为此,我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讨对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5例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年龄为63.8岁。术前视力均在0.2以下,平均眼压25.46±3.44。原发性闭角青光眼2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2例,继发性青光眼33例。晶体核硬度II级18例,III级40例,IV级7例。

1.2方法在结膜下进行麻醉浸润。在距离角膜缘后2.0~2.5mm处做一横行切口,控制长度在3.5mm左右。并做一辅助切口于鼻侧透明角膜缘处。将黏弹剂注入眼前房,并且进行连续的环形撕囊。然后进行水分离以及水分层,将晶状体进行产生乳化。之后,再次将黏弹剂注入眼前房,将粘连房角分离,并在囊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将眼前房以及囊袋内的黏弹剂吸除。而后,将瓣下小梁切除约1.5mm×1.5mm左右,经检验切口不漏水,结束手术。术后,及时注射地塞米松,将术眼加压包扎。

1.3实验观察指标

1.3.1手术效果术后眼睛视力恢复至0.75以上、散光度低于1.5、眼内压恢复至15.8±2.6mmHg为手术效果良好。

1.3.2术后并发症无角膜水肿、前房渗出、浅前房、前房积血、瞳孔不圆、上方虹膜片状萎缩、人工晶状体夹持等症状为效果良好。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x2,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手术前后患者眼内压、视力、散光度均数±标准差表示,如表1所示。

术后随诊三个月内,60例患者视力恢复至0.75以上,5例患者视力为0.12~0.5之间;62例患者眼内压恢复至15.8±2.6mmHg,3例患者眼内压为19mmHg以上;58例散光度1.03±0.45,7例无散光。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仅有4人产生了并发症,其中一人前房渗出并浅前房,一人角膜水肿,一人晶状体夹持,一人前房积血。其他61例均无并发症。

3.讨论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常用手术,但单—抗青光眼术后巩膜瓣下瘢痕增生,滤过道不通畅,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复发[3],而间隔一定时间再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常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且手术效果有限[4]。随着眼科先进没备不断完善及显微手术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联合手术已成为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法,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5~6]。因此,超声乳化三联手术得到了较大的推广。

本次实验中,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三联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病人术后视力大幅度提升,92.31%的患者视力恢复至0.75以上,散光度均控制在1.5以下,并且7例无散光。患者眼内压得到加大的改善,95.38%的患者眼内压降至15.8±2.6mmHg。角膜水肿、前房渗出、浅前房、前房积血、瞳孔不圆、上方虹膜片状萎缩、人工晶状体夹持等并发症出现较少,并发率仅为6.15%。由此可见,青光眼并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

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因此对眼组织损伤很小,术中出血较少,对眼功能影响也较小。在封闭系统内进行撕囊和晶状体乳化,可使眼前房维持良好,减少对眼角膜的损伤。手术中眼内压较为容易控制,压力波动范围小,减少了驱逐性出血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减少玻璃体脱出以及后囊撕裂的发生情况,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于单纯小梁切除术,浅前房甚至无前房的发生概率明显减少。对于角膜水肿的造成,可能是因为术中晶体与弹性物质置换不干净所致,以及与残留皮质和角膜内皮功能差有关。临床上用抗生素、激素并且营养角膜即可恢复。

因此,对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良好效果,使其损伤小、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少等,对临床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具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明洪.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57—158.

[2]丁晓艳.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3):232—233.

[3]宋云红.三种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2(22):156—157.

[4]杭春玖.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10(8):1497—1498.

[5]陈丽,张岭.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巧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1(16):61—62.

[6]徐岬,康建芳.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3):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