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情境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试析情境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白莉红

陕西省兴平市丰仪中学白莉红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体验,无论是从文本中获得的感悟,还是从交流中碰撞的创造,从思考中获得的情思,都是极其重要的。情境剧教学就是要注重对学生的这种综合性的体验教育。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乐于去体验,思考着去体验、创造着去体验、真情地去体验,他们才能真正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与创造,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都像这演故事、讲故事、听故事一样去听课,去学语文,那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剧应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目标。语文教学,说到底“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体验,无论是从文本中获得的感悟,还是从交流中碰撞的创造,从思考中获得的情思,都是极其重要的。情境剧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用策略,运用得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达到“不教自学”的教学目的。因而探讨情境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三大作用,以及如何增加情境剧的知识性、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轻松学语文显得尤为必要。

一、情境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题材内容,情境剧是戏剧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戏剧情境险恶多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剧情发展中包含着大量偶然及巧合的因素,充满了紧张的戏剧场面。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剧有如下作用:

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构思剧本创作、进行排练演习等过程中,都需要参与者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这就客观上促使学生在课外进行预习,对知识进行扩展。张志公谈到:“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依归,这是语文课的本业。”创作情节剧的过程中,需要查找有关的材料,要借助翻阅图书、上网查询等多种途径,对于语文文言文的预习。还要使用《古汉语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理顺情节,同时还需要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和自学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进行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对话、旁白、舞台布置等都需要写清楚。改写时,首先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品也许会很幼稚,但他们的写作能力却会因此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3、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情境剧表演也是一种语言训练的过程。表演最终是通过语言去表达的。因此一个成功的情境剧的表演是语言交流的最佳时机。这儿的语言大都是口语,语言往往是与动作、神情、心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情境剧的表演中,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乃至书面语言的综合表现,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感却非常的重要。

二、情境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最常用的情境剧教学模式是简单的原文分角色对话,这时学生往往是复制性的对话,朗读结束,活动也就结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开展一堂生动有趣的情境剧教学课,最好重新编排剧本,可以参考以下三点:

1、内容知识性

情境剧既然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就不能只讲趣味性,让学生一笑而过。应注意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紧密结合。例如,方法一:对于需要记忆的课文,可以把需要记忆的诗词歌赋或散文中的佳句作为人物台词,编进剧本中,让这些原本枯燥的背诵内容作为剧本中的经典名言,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方法二:对于科学性更强的说明性课文,把科学难点、重点设计成问答形式,并举一反三,结合同类的科学原理,进行知识型的拓展。方法三:在一篇语文课文的情境剧编写中,适当加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能使学生对知识结构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2、方法多样性

情境剧的剧本编写多样化。方法一:由老师来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剧本,完整演绎课文内容,请学生在课堂上来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道具,以增加表演的真实性。方法二:可以由老师编写剧本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学生分小组来续写剧本。最后进行评比。方法三:由全体学生来编写、演出一个剧本,进行各种职务的分工,分别任导演、演员、广告设计、剧作者等角色,完整尝试影视作品制作的整个流程。

3、形式趣味性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情节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笑点”。例如将课文内容与著名的影视生活中的“小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大胆地设想一个情节,分几个角色,设计一套对话,再适当加一点舞台提示,构成一幕剧。因为影视生活广阔,可供联想的“小品”甚多,这么一引发,学生兴趣陡升,一个个取材实际生活或教材的剧本就出来了。又如在情境剧中插播自编广告,广告可以模仿《大腕》和《武林外传》中的风格,诙谐幽默,也能起到活跃氛围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体验,无论是从文本中获得的感悟,还是从交流中碰撞的创造。从思考中获得的情思,都是极其重要的。情境剧教学就是要注重对学生的这种综合性的体验教育。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乐于去体验,思考着去体验、创造着去体验、真情地去体验,他们才能真正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与创造,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都像这演故事、讲故事、听故事一样去听课,去学语文,那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志公;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