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现阶段的节能减排政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试论我国现阶段的节能减排政策

卞金星

盐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摘要:随着越来越突出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以及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并重点探讨现阶段节能减排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以及推进低碳生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与环境;环保。

1节能减排概念

节能,即节约能源;减排,即减少污染物排放;资源节约,即人类有意识地减少资源的消费量。从深层看,节能减排并非仅仅指节约能源,也包括对所有资源的节约。狭义的减排是指对已产生的生产型或生活型污染物进行无害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但要实现减排,除了对存量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减少增量便意味着要减少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数量。

2我国节能减排现状

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与2005年比较,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5.56%;“十一五”前4年节能率为4.14%,节能量达到56511×10^4标煤:环境污染物增长率和单位GDP污染物产生量明显下降。但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完成“十一五”能源强度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的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我国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节能减排的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功效,但是总体的局面还是相当的严峻。为了在未来能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只有认识到了其中的原因,才能真正找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出路。

3.1建立节能减排法律管理体系,但相关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建立了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系。但节能标准、标志的制定和修订较为缓慢,能效标准没有考虑未来的技术发展;《节能产品目录》尚未制定,无法对相关企业实施政策补贴或税收优惠;能耗和污染物统计指标、监测与考核体系仍不够完整。

3.2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初步建立,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建立推动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重点推广了合同能源和清洁发展机制,但和我国庞大的节能市场相比,这两种新机制的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由于税率错位、融资困难和相应行业标准缺乏,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发展壮大;由于对最新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的研究相对滞后,相关跨学科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制约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

3.3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目前,高耗能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仍在建设,这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且我国小企业数量较多,如果简单地大量关停小企业,将会对社会安定以及生产供应稳定带来许多问题。

3.4节能措施薄弱,优质能源不足,现有能源结构不利于节能

目前,我国的能源主要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例大,优质能源消费比例小,这是造成我国能源效率低下原因之一。加上生产工艺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产品的能耗较高。

3.5新能源及节能新技术投入力度较大,但其推广应用相对缓慢

为了推动新能源的研发,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新技术的投入。由于新能源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市场规模较小;我国大多数节能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较大差距,且研发推广缺乏有效组织,节能技术发挥的作用相对不足[3]。

4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

4.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工作的着力点要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全面展开,尤其宏观层面涉及到国家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在工业内部,要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和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技术等准入门槛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4.2树立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也将直接决定能耗水平的高低。要坚决摒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计能源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4.3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完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适时开展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实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定期核算制度。建立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完善网上直报制度。此外,加强环境监测站和节约能源监测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机构,也是当前的紧急措施。

4.4完善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技术支持和援助

4.5强化节能管理工作

节约能源被我国专家视为与煤、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一是更加重视源头控制。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实行耗能产品最低能效标准,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二是切实加强重点领域节能。

4.6积极扶持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节能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很多服务功能刚刚开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政府应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和培育各类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为节能工作开展提供节能信息、节能咨询、节能诊断、节能设计、技术(产品)认定、项目评估、节能计量、节能融资、节能管理、能源审计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

5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

进入新世纪,节能减排工作大范围展开,新《节约能源法》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参与的国事、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节能制度,规定了一系列节能管理的基本制度,如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等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等。

6结论

节约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对此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问题是一个内涵复杂而影响广泛的综合性问题,它牵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做到,须得有一个过程。

此外,还应逐步淡化行政手段,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法治化节能减排,就是要将节能减排的理念、指标、制度以及行业监管职责等通过法治化形式予以确定,这既可以促进强制执行节能减排工作,又是节能减排机制的保障。

我们有理由相信,逐步形成有价可循、有法可依的良性循环的节能减排机制,终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更加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晶莹.节能减排问题的重新审视[J].有色冶金节能,2008,1:18~19

[2]张力.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A].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Development&Market201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