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住区景观看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今的生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从居住区景观看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当今的生命力

陈昕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300000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逐渐走入国际化,设计行业普遍采用现代风格,国际样式大行其道。“欧陆风”的产量过剩,必然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古典园林艺术造诣与文化内涵在居住区景观中不断实践与展现,正是人们审美转变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生命力正体现于传承与实践之中。

关键词:古典园林;居住区景观;生命力;设计技巧;艺术造诣;文化内涵

欧式园林分类众多,其造园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严谨理性,严格按照几何结构与数学关系发展,这一特点深刻影响西方文明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领先地位。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深刻影响,同时西方美学给中国带来强大冲击。各类欧式风格的居住小镇纷纷建设,在房地产市场中风生水起。然而作为居住区景观,欧式风格却未必适合中国人的使用需求。

居住区是现代人生活的家园,心灵的港湾,居住区景观是人们生活的外部景观空间,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和心灵需求。居住区景观美的设计与表现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身心得以放松,感情得以抒发,精神得以升华。这些心灵需求潜藏在人们心中,具有中国人文情怀色彩,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古典园林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造园艺术与技术正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摹,借物抒情,寄情山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与诉求,融儒、道、禅三家思想之精髓,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1、儒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由庄子首先提出,后世发展演绎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体系。天、地、人三者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就源于此,在园林艺术中实现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园林设计要求整体有机、片段完整,山水、建筑、花木相互依存,局部景观均有独立造型,最为丰富的造园艺术均隐藏在这两个属性之中。中国园林的景观构成主要为建筑、山水、画面、花木,由此组合而成。建筑避免对称,讲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山水布局讲求“极尽自然”,山水模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讲求“以少胜多、发人联想”;花木以色、香、形构筑动人景观,讲求“婀娜多姿、蕴含层次”。中国园林通过三者的组合演绎,实现“可居可游”和“外适内和”的生活观。

2、道家寄情山水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之乐水,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之乐山,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中国人崇尚含蓄与委婉,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技巧多采用弯弯曲曲的道路,遮挡的景墙,瘦、透、露的假山,蜿蜒的流水,营造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象景观,以意境深远、构筑精致、园艺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表达内心的情怀,寄情山水,悠然自得。

3、禅宗明见心性

禅宗融合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实现玄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水乳交融,通过感悟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通过内心体验的升华达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明见心性”的禅宗精神多体现在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空灵意象之中。园林规模以小为尚,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园林技艺中由来已久,以咫尺的面积创无限的空间,“咫尺有千里之势”。简至极点引发更大限度的空间,引人揣摩和思考。

新中式住宅园林景观已在房地产市场中大量涌现,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北京•苏园是我比较欣赏的苏州园林式居住景观的作品。

4、北京•苏园

北京•苏园产品定位为独栋别墅,450~750平米成品独栋,每户站地300~600平米,尺度适宜采用小中见大的古典园林技巧手法,传承江南私家园林文化,诗情画意展露中国园林文化神韵,打造别具情怀的景观庭院。

项目总体布局遵循建筑、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相处的原则,强化了对中国人居文化的理解、研究与传承。平面排布按部就班,鳞次栉比,景观环境与住宅相互掩映,互为景观。

没每栋别墅自成体系,前院-中院-后院的传统院落情结凝聚其中,院落景观与起居空间掩映渗透,符合“天人合一”的居住哲学。院落景观设计与风格运用对比、衬托、对景、借景等古典造园技术手法,空间形态灵动俊美,将传统中国园林之美嵌入每个别墅庭院,使居者如临“山水画境,心似狂野”的人生情景。

长廊-假山-流水-折桥-亭台的序列空间,再加上灯笼、花草、窗棱等细节的完善把握,使得整体空间雅致考究,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的使用又使景观氛围大气简洁。造景元素的运用也是不乏精妙之笔,亭、台、楼、阁、泉、石、花、木巧妙组合,运用对比、衬托、对景、借景等造园艺术技巧与手法,实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禅学意境。庭院作为当代城市生活中的稀缺资源,具有缓解快节奏生活给人带来精神压力的神奇效果。庭院中的一泉水,厅堂外的假山石,望不到边的郁郁葱葱,都是都市人回归自然,藏于山水之间的深切渴望。假山乱叠、水绕屋檐,亭台安坐、花草争艳满足居者闹中取静,彷如隔世的寄情之心。

假山石限定水的边界,折桥引导路、水、廊的穿越,亭台与建筑遥遥相望,生动妆点建筑形态与空间形态,建筑与景观深切互动,使其愈发灵动与俊美,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每一景、每一物,都有其独特性,为居者量身定制,赋予生活绝美与灵气。

结语:

文华传统是植根于人内心深处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价值、审美倾向、艺术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属性。大量欧式园林居住景观的冲击下,中式传统园林景观的回归是心灵的选择。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天人合一”、“寄情山水”、“明见心性”的造园艺术技艺,契合当代人在居住区生活中的景观诉求,在房地产市场中得以检验,其生命力在传承与创新中得以弘扬。

参考文献:

[1]李保印,张启翔•“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五卷第一期;

[2]李敏华•古园林三要素及其表现形式——建筑•山水•花木,《园林》,2000(7):20-21;

[3]李晓凌•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手法的应用,建筑规划与设计,2014.08;

[4]谷光灿•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风景园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