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理念守护耕地资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以生态理念守护耕地资源

李岩

费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临沂273400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耕地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断上升,耕地资源生态环境状况急剧恶化,这一方面导致了粮食直接产出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也使产出品污染程度加剧,造成人们“有粮不敢吃”的恐慌。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者对我国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赵其国认为,影响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土地利用技术水平等因素。为了保护耕地资源,文章将基于生态理念下,对其相关措施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理念;耕地资源

引言:耕地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也是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此,文章主要围绕生态理念下耕地资源保护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概念与特征

(一)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内涵

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内,耕地资源生态系统处于保持自身正常功能结构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二是耕地资源环境的安全、耕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安全和耕地资源社会经济的安全。首先,耕地资源环境安全可以认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耕地资源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安全或不受威胁的状态,它是实现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前提与基础;其次,耕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包括:一是耕地资源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系统内部结构是否遭到了破坏,二是耕地资源生态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态安全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并进一步指出,无论生态安全定义如何,始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类的生态安全;二是人类的发展安全;最后,耕地资源社会经济安全就是要利用耕地资源的功能与特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耕地资源社会经济安全是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最终实现目标。

(二)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征

第一,公共性。耕地资源安全的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外部性所决定的;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其产出物的数量和质量,耕地资源生态环境虽然也影响着产出物的产量和质量,但这种影响是缓慢的,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耕地资源生态环境成为了一种公共品,人们缺乏对之进行保护的意识,这也是导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危机主要原因。第二,潜隐性。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变化是缓慢而隐蔽的,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从安全态到不安全态的变化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同时,它的这一变化过程也是让人难以觉察的,而当我们觉察到这一变化过程时,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已经发生了质变。

二、影响耕地资源的因素

(一)直接影响因素

第一,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施用量偏高。一些发达国家规定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安全高限是225kg/hm2,按此标准,1993年以来,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一直处于超标状态;从2004年各省份化肥施用量来看,只有云南、贵州、甘肃、内蒙、黑龙江、青海、西藏7省份低于这一标准,其余23省份均高于这一标准。2002年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为344.6kg/hm2,是标准的1.53倍,而同期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分别为104.29kg/hm2、104.56kg/hm2和20.92kg/hm2(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资料)。第二,农地膜污染。1981年以来,我国农地膜广泛地被用于育秧、育苗等众多领域,2004年农地膜的使用量为93.15万t,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1.98倍;同期单位耕地面积农地膜的使用量更是增长了2.1倍。不可否认,农地膜的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抵抗冻害等方面发挥着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白色污染”,破坏耕地土壤结构,对耕地资源的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地膜生产过程中所添加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也会对耕地资源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二)间接影响因素

第一,生活污水污染。2004年我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261亿t,比1981年的59.09亿t增长了4.42倍,年均增长率为6.67%;同期单位耕地面积生活污水承载量也从1981年的43.97t/hm2增长到2004年的213.16t/hm2,23年间增长了4.85倍,年均增长7.1%;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元素,虽然经过处理和沉淀,但仍然有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农田,对耕地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也不断增加,由于农村和小城镇没有专门的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污水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对耕地资源生态环境的污染比城市生活污水所带来的污染更加严重。第二,人畜粪便的不合理排放。我国人畜粪便的排放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农村人畜粪便直接当作肥料施放到农田;二是城镇或养殖场的人畜粪便通过下水道等途径间接排放到农田。人畜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培肥耕地土壤,粪浆也为土壤提供必要的水分,经常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抗风化和水的侵蚀能力,改变土壤的空气和耕作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作物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但也应看到,过度使用粪便会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并引起土壤溶解盐的积累,导致土壤盐渍化;粪便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细菌也会严重威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第三,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对耕地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剧烈的,特别是水污染事故,往往一次污染就会对整个耕地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耕地资源的土壤结构、水体环境急剧恶化,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程度发生质的变化。[1]。

三、生态理念守护耕地资源的对策

(一)进口部分粮食,缓解耕地压力

耕地压力过大是导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当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可以考虑从国际市场上购买部分粮食,降低耕地资源利用强度,缓解耕地压力,从而达到保护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目的。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降低农药化肥的有害残留

农药化肥的有害残留是危及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不会有明显的降低,目前我国应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化肥品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出能力,同时也能保障耕地资源生态安全[2]。

(三)健全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健全的保障体系是实现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必备条件。健全的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建立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耕地资源生态安全保障激励机制,调动整个社会,特别是农民来保障耕地资源生态安全。

结论:

简而言之,土地是生态的基础,耕地则是土地的基石。为了促使我国耕地资源能够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文章主要基于生态理念下,对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进行了详细分,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3]。

参考文献:

[1]赵其国,周炳中,杨浩,等.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相关对策思考[J].土壤,2016(6):293-302.

[2]张传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图书馆,2016.

[3]彭少麟,郝艳茹,陆宏芳,等.生态安全的涵义与尺度[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3(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