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应,渐入深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虚实相应,渐入深境

蔡福翔

广东番禺中学蔡福翔

摘要: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大家高考备考的热点,但有很多同学对这种作文没有思考,写出来的作文肤浅、空洞。笔者尝试以议论文写作为突破口,主要从立意和论述两方面探究虚实相应技法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中的有效性,明确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并不仅是语言表达、修辞运用、文体规范的简单教学,而且要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议论文的论说张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写出境界高远的高分作文。

关键词:议论文虚实相应深刻任务驱动型材料

议论文写作讲究虚实。材料是现实的物、景或事,所提供的情境材料为“实”,抽象的概念,难以直接表现写作对象的为“虚”。所举事实论据为“实”,表明态度、升华主题、挖掘内涵、分析说理为“虚”。

比如2018年广州调研考作文题:

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1、虚实相应,让文章立意更深刻

作文在审题立意时,要做到虚实相应。比如2018年深圳一模的作文,主体材料中写实的生活场景必须概括为育儿理念的冲突,育儿理念的差别要延伸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下面先来看2018年广州市调研考作文里几组学生的标题

A组:《出国留学》《青年》《留学与归国》

B组:《担当》《走进新时代》《中国的发展》

C组:《中国有我,与国共荣》《以振兴为己任,敢为时代先》《以青年之气,引时代潮流》

A组题目太实,完全看不出作者的态度,如果只停留在用题目作关键词去作文,文章拓展不开,论述也不会深刻。

B组题目太虚,若以这些关键词为核心去行文,很容易脱离材料中的“留学青年归国”而导致偏离题意。

C组题目虚实相应,真正理解了引导语。这类作文题由实入虚,巧妙联系了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家,体现了思考和格局。从题目就可看出立意深刻。

根据阅卷的实际情况,以下几种情况得分在40分以下:聚焦于主体材料的“归国与留学”,然后大谈中国的发展强大和自信;从留学青年归国引出担当,然后大谈担当的重要性,写成了话题作文;孤立地谈当下留学青年的现状。

同样,调研考作文也要把握命题关系,突出作文重点。由材料到引导语是由实到虚,立意时重点应落在“虚”,提示关注思考青年与时代,青年与中国的联系,进而勾画人生蓝图、谱就青春乐章,才能论述深刻。

2、虚实相应,让文章论述更有深度

片段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年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上世纪20年代开始,大批留学生带着满腔热血,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他们远赴海洋彼岸,以知识武装自身,再归国做坚实的栋梁支柱。新时代是中国的崛起时代,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留学与否已不再重要,而青年人的初心未变,他们砥砺前行,艰苦奋斗,为祖国的明天不懈努力。

——《努力奋斗,绽放青春芳华》

片段二:

青年是中国发展的晴雨表,他们在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的作用不可或缺。知名科学家,“两弹一星”项目负责人邓稼先不顾自身被辐射危险毅然投身建设中国;知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共同致力于维护中国古建筑文物;孙中山,鲁迅,胡适等大批优秀青年不正是留学归来力图建设更好中国的有为青年吗?

——《书写中国发展,青年责无旁贷》

片段三:

青年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任重而道远。二十世纪的中国局势动荡,危机深重,遍地哀歌,正是有一批批新青年心系祖国,赴汤蹈火,黑暗中才能见曙光。

似乎仍能看见,青年詹天佑向着祖国的方向远眺,他似乎有着强烈的预感,祖国需要他,而他也必定为祖国创造新的气象,他毅然踏上归国的邮轮;似乎仍能听见,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重新踏上故土时那急切而坚定的脚步声,去到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他们的回归,在当时意味着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年少有志,心怀家国,将国家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敢为时代先》

片段一,该生是以“时代与青年”为写作方向,能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点明青年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理论认识上对材料进行了解读,可见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可惜的是没有事实论据作支撑,论证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所选第一段应该举出哪些青年赴汤蹈火远赴海外,归国做了哪些实事,如何成为了栋梁。第二段应该具体举出有哪些新青年有什么初心。

片段二相对成功,由虚入实,表明观点后列举了一组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段首的观点。但是观点与事例间缺乏分析阐释,思维深度不够,导致作文论述不够深刻。

而片段三,第一段先亮出观点:青年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任重而道远。第二段用丰富的实例论证留学青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三段则是理性评价留学青年回国建设的的重大意义。与片段二相比,该文的可贵之处就是,事例之前有背景分析,举例时阐述具体,之后又有对其价值意义的深入思考,做到了“虚”和“实”的完美结合。

上面所选三个片段的三篇文章得分分别是42分、47分、55分。由所选片段大体可看出造成分数差距的原因。作文拿高分,要写的深刻,必须要写好几个论证段。而一个论述深刻的段落,必须做到虚实相应:表明观点(虚)、事实论据(实)、分析说理(虚)。

参考文献

【1】戴虹通达虚实境自高——探高考作文分类立意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1-2

【2】郭雅芬浅析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阅读写作,2019(3):118

【3】蔡建明虚实之间——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J].高考作文大家谈,2017(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