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何逢清张庆李颖菡刘梅(通讯作者)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重庆40266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3例我院呼吸内科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2月起于护理过程当中开始实施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41%,较实施前的9.64%明显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7±5.2)分,较实施前的(72.4±5.9)分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呼吸内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256-02

护理风险是指在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引起患者残疾或是死亡的可能性。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进而减少护患纠纷,缓解医患紧张关系。为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了83例我院呼吸内科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3例我院呼吸内科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视觉或听觉障碍、合并存在外科疾病等患者。其中男48例,女35例;年龄35~82岁,平均(57.2±3.4)岁;肺炎15例,支气管炎23例,上呼吸道感染29例,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肺阻塞4例。

1.2方法

患者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间仅行常规护理,自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如下: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选取呼吸内科护士长为组长,由呼吸内科专科护士作为组内成员,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以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及患者日常护理工作。②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应用能力:定期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风险意识及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及早预见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③患者风险管理:在护理过程当中给予患者相应健康指导,进行及时准确的风险评估,以加强患者健康意识;定期为患者检查床位的护栏和刹车情况,以免因床位部件故障而引起坠床、划伤或是磕碰等事件;针对行动不便或年龄较大者可给予手杖、轮椅等辅助行动或是由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行动;整齐摆放患者日常用品,并注意与病床保持一定距离;暖水瓶、水果刀及各类清洁用具等应由专人管理;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清理地面垃圾,必要时还可放置防滑垫,以免患者出现摔倒情况。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比较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其中风险事件主要包括输液反应、摔伤、给药事故等;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判,调查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水平、风险意识、应对能力及服务态度等,每项2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t和χ2进行检验,若P<0.05,表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41%,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64%,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4±5.9)分,实施后为(94.7±5.2)分,实施后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738;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存在于患者整个住院治疗过程,可能出现于治疗中各环节。据相关统计显示,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当中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呼吸内科多为年龄较大患者,其自理能力存在一定缺陷且陪护大多数是老伴;另一方面呼吸内科患者大多数存在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且病情相对复杂,临床用药较多,治疗时间较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1]。为此,针对呼吸内科患者,于日常护理管理过程当中务必要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树立风险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尽量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件。

本文比较了我院呼吸内科83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较实施风险管理前,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41%vs9.64%),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上升[(94.7±5.2)分vs(72.4±5.9)分],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当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究其原因,护理风险管理一方面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风险事件应对技能[2];另一方面尽量消除了各类可能会发生风险事件的隐患,包括定期检查床位护栏及刹车情况、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手杖、轮椅等、整齐摆放物品、保持地面干燥、专人管理可能会引起风险事件的日常用品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云江,张杰红.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4):40-41.

[2]陈凤莲.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075-2076.

通讯作者:刘梅(1973-09),女,本科学历,籍贯重庆市潼南区。

工作单位: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402660;职称: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