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及护理

王雪佳1陈娇2曹莉3

(1南充市中心医院综合病区四川南充637000)

(2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四川南充637000)

(3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分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肿瘤;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60-02

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病人会出现恐惧、怀疑、否认、愤怒、依赖、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其中,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属于应激的心理反应;否认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不同的患者常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也并非每种情绪都会出现,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1.疾病确诊前

1.1恐惧

当肿瘤病人在得知病情时,由于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而感到害怕与无助,常常使患者产生消极的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改变认知,重新评价事件,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降低其对疾病的恐惧程度,帮助病人宣泄和转移其注意力,疏泄恐惧情绪,运用一些放松技术调整情绪。即使疾病不能治愈,也应适应现实,平静地接受现实。

1.2怀疑

病人对诊断结果表示怀疑,对医护人员极不信赖,要求重新检查或四处就医,期望得到否定患病的诊断,表现出对他人的表情、神态、行为等特别敏感、多疑,对检查、治疗均要追根寻底详细问询问等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耐心解释,避免不良的刺激和暗示,同时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得到家属的配合。

2.疾病确诊后

2.1否认

一旦疾病确证后,病人常常对疾病表示否认的态度。对病人的否认态度不能简单地评定为负性心理状态,这种拒绝接受事实的做法也是一种对应激状态的保护性反应,属于心理防御机制,可降低病人的恐惧程度,缓解病人的痛苦体验,以达到逐渐适的过程。护理人员不需急于让病人接受现实,应让病人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循序渐进地向病人灌输科学的医学知识,一方面承认肿瘤是种严重的疾病;另一方面使病人相信只要配合治疗能有效的缓解或控制疾病,让其相信肿瘤是可以治疗的,即使不能治愈也可与其长期共存,而最终接受治疗方案。

2.2愤怒

患者在确定自已患上恶性肿瘤后,会出现愤怒的反应,认为世界不公平,为什么会偏偏是自己患病,而后会将其愤怒的情绪转向他人,针对医务人员或针对家属。此时我们对患者要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在精神上给予支持,要有爱心,耐心地倾听病人诉说内心的不满和抱怨,尽量使其愤怒的情绪得以宣泄,使其能正确地对待疾病,同时还要和患者家属沟通,提高家属参与的认识性,做好家属的动员工作。

3.疾病治疗初期

3.1依赖

进入病人角色后,病人将注意力由外部转向自身,由于担心疾病,往往表现出信心不足,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行为变得被动顺从,甚至产生行为退化。针对肿瘤病人的这一心理转变,护理人员应对病人予以鼓励,增强其信心,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病人在病友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通过病友的经验分享,增进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身角色的转变。

4.疾病治疗中期

4.1焦虑

焦虑情绪会出现于疾人发病的各个阶段,只是在治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治疗中伴有疼痛、剧烈呕吐、恶病质等较明显的躯体症状,以及病情的加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病人会感到非常焦虑,表现出忧心忡忡、抱怨、易怒、暴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医护人员和家属亲友应为病人提供情绪支持,通过安慰、鼓励、劝导等手段,缓解病人的紧张、消沉情绪,主动与患者交流,对出现的症状据以就事论事的说明,以消除病人对病情的猜疑。

4.2抑郁

同样处于治疗中,因疾病或治疗产生的不适或痛苦症状,以及病情加重的情况,有的病人因理性的支配,不习惯随便发泄悲观情绪,不愿向他人暴露自己内心的脆弱,因而转变为抑郁、沮丧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少语、灰心丧气、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类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坦率的交谈,有选择的告知一些检查结果,并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强调有利因素,并向患者推荐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抗癌知识及案例,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信心,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另外,对于抑郁心理类型的病人,在其情绪最低落的阶段,配合家属要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表现,以防病人丧失治疗信心而发生自杀等意外事故。

5.疾病治疗后期

5.1绝望

当病情发展到晚期,病人处于消极被动应付状态,不再考虑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义务,专注自己的症状,处于无望、无助的状态。病人表现为意志消沉,行为退化等表现,也会感到孤独。此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还应给予病人抚慰,让病人最亲密的家人陪伴身边,激发动机,给予更多的家庭、社会支持,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解除患者的痛苦,保持患者尊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使其平静地对待死亡。

重视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治疗肿瘤病人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田玉青,马印慧等.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1,3(23):561-563.

[2]原红,冯月亮等.胸部肿瘤病人开胸术后肺栓塞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48.

[3]候少洋,罗泽民,王玉琴,等.心理因素对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4):228—230.

[4]邓月仙.浅谈护士与肿瘤病人的心理沟通[J].实用护理杂志,20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