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苗木栽植的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夏季苗木栽植的技术要点

魏小明

定远县大金山林场安徽省滁州市

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一般苗木的栽植时间以春秋两季为宜。但目前因市场需求,常常要在夏季进行施工。由于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反季节栽植的成本高、成活率低、成景效果差。为弥补以上不足,从苗木的选择、起挖运输、栽植、后期养护管理等环节进行详细阐述,提高苗木成活率,并保证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成活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园林景观工程的工作量也逐年增加。如此一来,以往正常季节施工的习惯就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反季节施工势在必行。本人结合近年的工程实践,现就以乔木为例,对如何提高夏季栽植的成活率作一些分析。

树木移栽成活的关键在于树体内部的“收支平衡”,即树木依靠地下部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肥;再通过地上部分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实现对水肥的运输、转化和利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夏季正处于树木的生长旺盛期,另外因气温较高,蒸腾作用所需水分也较多,而树木移栽后,位于地下部分的根系受损,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相对减少,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即被打破,如不采取相应措施,极易造成树木的死亡。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夏季栽植树木的成活率,可从增加水肥吸收、减少能量消耗及改善局部小环境入手。具体可在绿化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措施。

一、苗木的选择

因为是非正常季节栽植,气候环境条件相对恶劣,所以在苗木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择:

1、尽可能选取植株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等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

2、优先考虑移植苗。移植苗是指经过一次或多次移植的苗木,它的优点在于经过移植后有效吸收根内缩,在起苗过程中,对根系的伤害较小,有助提高苗木一次成活率。

3、苗木因年龄不同,其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对移植成活率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应尽量挑选树龄较小的苗木。

二、苗木的起挖、运输

1、起挖前的准备工作。起苗前3-5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吸足肥水,有比较充足的营养储备,同时增强苗木的抗干旱能力。

2、起挖。夏季起挖均应带土球,因是非正常季节栽植,土球大小应尽可能超过标准要求。起挖时间可选在下午或阴雨天,应避开中午高温期。土球直径为胸径的8-10倍,土球厚度为直径的4/5。选择熟练工用锋利工具开挖,根系全部切断,注意切口要平滑,切忌劈裂。起挖后立即修剪根系,并对枝叶进行适度修剪,同时喷施蒸腾抑制剂,在植物表面及枝杆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以减少水分蒸腾并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

3、运输。起挖后用草绳、麻包等将树干包裹好,使用机械吊装上车,严格按照安全规定作业,并做到随挖随运。上下车时,苗木应轻吊轻放,不得用力过猛造成碰撞而导致土球松散或树皮剥裂。装车时,将土球朝车头方向、树梢朝车尾方向码放整齐,严禁“三超”,用绳索固定好苗木,并在后厢板上垫草垫,以防磨损树皮。同时对苗木进行喷水,保持草绳、麻包的湿润,用油布遮盖车身,运输途中注意控制车速,切忌高速行驶导致苗木蒸腾作用加剧。

三、苗木的栽植

3.1树穴开挖

栽植穴开挖质量的好坏,对栽植质量及苗木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开挖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栽植区域地下管线和隐蔽物的埋设情况,定位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遇有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开挖的,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沟通,适当调整。栽植穴的大小应根据苗木土球直径及土壤情况而定,栽植穴应当上下口垂直,切忌“锅子底”。如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含有建筑垃圾或其他不利苗木生长的物质,则相应扩大开挖范围,清除杂质并换填符合标准的种植土,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3.2修剪

反季节栽植的苗木,在保证设计景观要求的前提下,须加大修剪力度,减少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根部修剪主要是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再根据土球大小、根系发达程度对根上部分进行修剪,以保持地上、地下部分的平衡。地上部分修剪首先是剪除病虫枝、折断枯死枝、冠内细弱枝、冠外徒长枝、过密轮生枝等,并疏剪一部分幼枝嫩叶,减少水分蒸腾。修剪时应注意剪口要平滑,不得劈裂,枝条短截时要留外芽,剪口位于留外芽上方5mm,修剪时留下的截口应做到光滑平整,截口较大的,应消毒并涂保护剂。

3.3栽植

栽植苗木以阴雨天或傍晚为宜,应避开中午高温期,并做到当天来苗当天栽完。栽前按设计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栽植位置,检查种植穴的大小及深度,如有不符合的,及时进行调整。栽植时应注意调整好主要观赏面,入穴前踏实穴底松土,放稳土球,扶正树干。落叶乔木的栽植深度与原栽植深度持平为宜,常绿树种栽植时,应略高于原栽植深度(约5cm),回填前先拆除并取出土球包裹物,如土球松散不可拆除的,则土球腰部以下部分可不拆除,但上半部分应解开并取出。回填时可用二次沉降法,扶正树木后,先回土再用水枪冲灌,并用铁锹搅拌成泥浆,10-15分钟后,水自然沉降,水的吸力使种植土在泥球下半部紧密填实,形成第一次沉降;然后在沉降凹陷处再回土、浇水、稍稍搅拌,使土的密度略小于下部,形成第二次沉降。这样整个土壤松密有致,既满足树木排水和通气的需要,又与树木泥球紧密结合。栽后及时筑围堰,围堰直径应略大于土球直径,高15-20cm,围堰应筑实,不可漏水。为提高栽植成活率,可在所浇灌的水中加入生长素,以便刺激新根生长。

3.4支撑

树木栽植后不可马上打支撑,应待其沉降稳定后再进行。本地行道树一般用杉木桩作井字架,绿地内高大乔木可用钢管或竹竿作支撑物,支撑点高度视树木高度不同而定,一般高大乔木支撑到树高的2/3处即可。支撑物与树干相缚处,为防止树皮磨损,应将树干用草绳或麻布包裹,并捆紧扎牢。支撑物应牢固,基部埋入地下30-40cm,必要时可用短竹竿打斜撑作为辅助措施,增加支撑的稳固性。另外,因夏季光照强烈气温较高,对苗木的成活率影响很大,因此在栽植后,应及时搭设遮荫棚,防止暴晒。

四、后期养护管理

树木栽植完毕后,应加强养护管理,以提高成活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夏季多是树木生长旺季,水分及养分消耗较大,而新栽苗木根系受损,吸收能力较差,鉴于此,对于大规格乔木及名贵树木,可使用树干注入液,其好处是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打通树体经络,提高循环速度,解决树木根系因受伤、传导慢、活力不足、吸收力差而引起的营养不良、供应失衡等问题,为树木补充足量的养分和能量,提供充足的生长动力,使树木健壮生长,尽快恢复生机。具体使用方法是在树干基部用木工钻由上向下呈45度角钻孔,将树干注入液插入输液孔。使用量及间隔时间视干旱程度、温度高低和树木长势而定,待植株长势稳定后,可用波尔多液封好输液孔。

4.2水分管理。

夏季干燥炎热,需水量较大,如浇水不及时,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或因缺水而死亡。因此,对于新栽植树木,应及时浇水,且宜采用小水灌透的方法,使水分缓慢地渗入土中,另外,应早晚对树木全株喷雾,也可对叶面喷施蒸腾抑制剂,降温保湿,减少水分蒸发。

树木生长离不开水分,但水分太多,对树木也不利。水分太多,易使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受阻而造成缺氧,轻则生长不良,重则烂根导致死亡。因此,平时浇水不可过量,雨季加强巡查,发现积水及时排涝。

4.3其他措施

对受伤枝条或原修剪不理想的进行复剪,并做好抹芽、病虫害防治工作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反季节施工力求适应市场需要,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提高反季节栽植苗木的一次性成活率。

参考文献:

[1]陈有民主编.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