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下的就诊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智慧医疗”下的就诊优化

马启华

(昌吉州人民医院网络信息中心;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目的:通过借助智慧医疗[1],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患者体验。方法:基于智慧医疗的理念,通过预入院系统、预约平台、电子支付等信息化手段,构建了一站式住院服务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涵盖入院登记、费用结算、出院随访等诸多环节的便民服务。结果:2017年1月开始推行一站式住院服务后,在手术人次及难度逐年提高的情况下,2017全年纳入科室的患者术前待床日与住院天数分别下降至2.74天和3.19天,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8.68%,形成了标准的服务流程与管理规范,从而提升住院服务品质。结论:智慧医疗下的就诊模式有利于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便民服务,体现了现代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慧医疗、服务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264-01

为落实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昌吉州人民医院结合智慧医疗与便民服务,优化关键医疗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一站式、集约化的住院服务。

1.便民服务内容[2]

1.1预院系统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了配套的出入院服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患者的虚拟入院。医生在开立电子入院证时,先录入“虚拟人院医嘱”(含检查申请单),预存在信息系统中;当患者办理入院登记时,系统自动激活上述医嘱,“中心”护士遵医嘱完成人院前抽血、心电图、B超、影像等检查项目。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医生工作,还为32个临床科室设置了36项专科医嘱组套。

1.2预约平台

智能预约平台集成了挂号、入院、检查、手术、化疗、随访、转介等环节,特别是手术前检查项目和出院后门诊随访的预约服务。以手术前的检查预约为例,入院前一天,护士通过电话沟通,告知患者各项注意事项,使其按要求做好空或留尿等检查前准备,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因自身准备问题延长检查等候时间。

1.3医保实时结算

自从新农合纳入医保实时结算,新疆所有医保患者在医院都可进行结算;同时医院还开辟了兵团九师、十二师等兵团医保在线实时结算,设立“异地、兵团医保专窗”,使得这些异地患者在我院既能接受优质医疗服务、又能享受当地医保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免去了往返结算及报销的繁琐手续。

1.4移动电子支付

排队付费是长期困扰患者和医院的问题,而现在可以通过移动电子支付系统来进行缴费。除了银行卡刷卡、医保卡预存付费以外,还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不但可以在人工窗口、自助服务区内缴费,还可以在诊室内直接扫描医生电脑上的付费条码完成付费。移动电子支付方式,至少可以减少患者3次排队过程(包括挂号、检查、取药付费),有效缓解了“患者排队时间长”的问题。

2.一站式住院服务模式的推行成效

一站式住院服务模式已纳入23临床科室[3],截止2017年累计服务住院患者18264人次。推行一站式住院服务模式后,在手术人次及难度提高的情况下,纳入科室的患者术前待床日与住院天数逐渐下降。缩短患者术前检查等待时间和往返距离,并提升患者对住院服务的满意度。在总结一站式住院服务简捷、集约、标准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场地设备相对独立,配套网络信息环境、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建设原则,界定了一站式住院服务适用的临床专科与重点病种范围,确定出入院服务中心的

服务项目及标准流程,并对其机构设置、人力配置、信息支持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3.智慧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

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强力推进信息化便民服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患者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服务的便捷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一站式住院服务模式也正是借助医院智慧化的信息平台[4],通过对住院服务中诸多要素的梳理、整合,提供便捷的住院服务,可以有效解决患者长时间排队入院、检查往返奔波、等待检查或手术等问题口’“,真正体现“信息多走路,病人少走路”的智慧便民理念。与此同时,在便民服务的信息化进程中,需要聚焦信息的贯通与分享,增设移动终端,连接门诊与住院数据库,确保患者检查报告快速传递,有利于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手术耐受性;进一步利用好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通过信息的收集、分类、筛选、分析、共享、预警等环节,服务于医院管理流程的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史洪飞.解放军总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初探[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5):522—523.

【2】丁华,吕晓娟,张麟,等.医院信息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作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7):104—106.

【3】周常健,刘明敏,钟力炜,等.服务蓝图在出入院服务流程优化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6):39-41.

【4】李华才.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便民服务水平[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