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构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构想

袁宗芳

天津宇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270

摘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可改善施工当中存在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不恰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等状况,是适应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大方向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件大事。而建筑施工生产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发段,这不仅使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还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内涵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生产施工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人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计划、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活动,使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降低到最低程度,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象是建筑施工的从业人员、所用的机械设备、各种物料及周围环境,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从而保证其有效实现。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2.1对安全标准化模式的理解不准确

操作及工艺的规程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发生着变化,尤其这些年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丰富,使科学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建立。但是工艺的进步使一些员工认为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没有实际意义,他们认为只要管理制度健全、操作和工艺规程标准,就没有必要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再加上一些项目负责人对于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在建设安全标准管理模式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导致安全标准化模式工作不能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模式不能有效地建立。

2.2现场标准化管理程度不够

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内容包括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检查标准化,其中“现场标准化”是其它三个标准化建设的基础。现场临时设施、材料、机具更改位置时同时不能及时的更新现场平面布置图,使得平面布置图不能发挥作用,不能准确的体现现场实际情况。然而其负责人不愿在更新定制图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导致此操作标准化模式的实用性差,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3操作标准化编写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为了保证全员参与,使每个员工明确并按照规程和标准操作,不是所有参与者都能按照规定依据标准去执行,还是存在个别人员不负责任现象。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表现出部分负责人和员工没有责任感和集体意识,这也是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最大的困难。

3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

3.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体制依旧是以行政监管为主,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要依靠制度的约束,还要依靠制度体系的建立。不能仅仅是依靠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的建立,再多的投入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该要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具体监管工作,要加强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立法工作的完善,对监管机构进行完善,加大执法的力度,对于不安全的行为要予以清查等,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措施。第二,要加强企业主导能力的发挥。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关键在于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在负责建筑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具体的施工单位要负责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具体的落实,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防护等。第三,加强社会监理的力度。监理公司是发挥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相应的安全监理公司应该要对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将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防范。当前,监理公司的主要职责是对建筑的质量、成本以及工期等方面进行控制,无论是对哪一方面进行控制,都要加强安全意识的贯彻,使得安全工作能够与建筑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2增强安全标准化宣传力度

增加安全标准化宣传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向员工宣传安全标准化,使员工明白安全标准化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体系以及它的重要性。它不仅与目前已执行的其他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存在一定的关联,更有着与它们所不同的内涵第二,要加强并深入对员工的培训,采用集中辅导和个别指导的方法、课堂学习和现场运用的方法、对标学习等多样化的培训模式的方法,对项目负责人、班组长和员工分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参加培训的人员们理解、熟悉安全标准化,使他们切实领会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全天候工作、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使他们自觉的把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日程来开展。

3.3明确检查标准,严格现场管理

操作、检查、管理、现场的各个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才能构成安全标准化活动。各个班组要依据检查的标准,来完善现场设施建设,要在工作现场体现安全标准化的实质内涵,保证及时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修与保养,持续对工作现场的安全标准化进行管理和监督,使安全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进,依照相关的生产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以及要求来安置生产现场和设备、设施。

4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中重要部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创新,应该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比如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加强施工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和改革等,都是促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才能保证建筑质量能够符合生产的要求,产生更多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孙亚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216.

[2]刘子娟,张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13:55.

[3]雷耀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思考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2,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