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措施

王春华

王春华(江苏省沛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苏沛县2216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280-02

【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孕产妇焦虑、抑郁的心理特征,探讨其心理护理的措施,降低高危孕产妇焦虑、抑郁的心理,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96例高危孕产妇均建立了心理健康的档案,并由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同时建立专门护理小组对高危孕妇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最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96例高危孕产妇,其中焦虑心理21例,占21.87%,恐惧心理14例,占14.58%,抑郁心理30例,占31.25%,紧张心理25例,占26.04%,依赖心理6例,占6.25%。结论高危孕产妇均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采取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高危孕产妇更加有信心面对产前产后的治疗,能够减缓高危孕产妇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分析心里特征护理措施

高危妊娠是妊娠存在高危的因素,这些高危因素直接影响这孕妇、胎儿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影响妊娠的效果。本文就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及进行心理护理的96例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及进行心理护理的96例高危孕产妇,其中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2岁,孕期在13~40周,平均为26.5周。首次妊娠的患者有75例,占78.12%,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的患者有21例,占了21.88%。

1.2方法

本组96例高危孕妇均建立了心理健康的档案,并由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同时建立专门护理小组对高危孕妇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最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

2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本组96例患者均认真接受并填写,96例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如下表所示。

96例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

心理特征例数(n)所占比例(%)

焦虑心理2121.87

恐惧心理1414.58

抑郁心理3031.25

紧张心理2526.04

依赖心理66.25

3讨论

3.1影响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

危险因素有:孕妇年龄过小(15<岁)或者年龄过大(>36岁);妊娠前孕妇的体重过轻(<38kg)或者过重(>71kg);孕妇身高<141cm;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的疾病;产道出现异常以及子宫畸形;孕妇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障碍、甲状腺、血液病、恶性肿瘤、病毒感染及性病、生殖器异常;智力低下、精神异常。

3.2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

①焦虑心理,当孕妇知道自己被确诊为高危妊娠时,均会困惑茫然不安,经常会担心是否能够顺利妊娠,担心胎儿发育不正常或者难产,是由于高危孕妇缺乏对高危妊娠正确认识而导致出现的这种焦虑的心理。

②恐惧心理,越临近分娩日期,高危孕妇不仅担心分娩可能带来的巨大疼痛,还担心分娩过程会出现大出血或者难产等意外,也会担心孕期时使用的药物治疗影响了胎儿的发育,害怕胎儿发生畸形或者出现各种意外。

③抑郁心理,一些高危孕妇感情比较脆弱对家人依赖性很强,只要家人不在身边,就会焦虑不安,感觉得不到家人更多的理解照顾,于是胡思乱想,产生消极抑郁的心理。

④紧张心理,高危孕妇在比较了解高危妊娠的形成因素后,担心自身具有高危因素出现不良后果。终日忧心忡忡害怕大出血以及产前出血影响胎儿等。

⑤依赖心理,一些高危孕妇由于产道畸形或者胎位不正以及有外科疾病,认为反正都是剖宫产,只重视保护胎儿,忽略了自身。

3.3护理措施

①加强孕期的健康教育,提高高危孕产妇对高危因素的认识,减缓高危孕产妇的不良心理,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高危孕产妇孕期的健康知识教育,仔细讲解生理变化、饮食营养、注意事项等,及时把胎儿情况告知孕妇[2]。高危孕产妇因为对妊娠知识认识不够,缺乏良好的应对心理,因此就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焦虑、紧张、抑郁是主要影响高危孕产妇健康的问题。为改善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多给孕妇宣教妊娠和娩的知识,及时处理孕期发生的异常情况,尽量消除孕妇不良的心理。对于不同心理特征的高危孕产妇、应该要针对性的具体的进行护理,使其更好的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②建立的和谐的医患关系。高危孕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比较大,她们比平常希望得到亲人和医护人员更加精心的照顾。高危孕产妇在怀孕、分娩的一些压力,是由医护人员不良的态度造成的。所以,医护人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语言沟通的技巧,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理解孕产妇的特殊心理,认真亲切的聆听她们内心的想法,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高危孕产妇的应对信心,医护人员还应该以友善、亲切的语言,真诚对待产妇,使之真正体验到被关怀备至的温暖。因此,设立温馨的病房,实行家庭式的待产,允许丈夫陪伴分娩,能更好的缓解产妇的紧张,使产妇保持正常的宫缩,确保顺产,提高母婴安全和健康[3]。

③医护人员要和家属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社会的支持能够有效控制高危孕产妇发生抑郁心理,产前应该给孕妇配偶、公婆、父母等进行心理宣教,让他们更正确的安慰孕妇,使孕妇处于温馨和谐的氛围里,有助于高危孕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能够良好的发挥了社会的支持系统作用。

总而言之,高危孕产妇不良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母婴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对高危孕产妇的心理特征进行认真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其不良心理,使高危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母婴安全健康。

参考文献

[1]张云.61例门诊高危孕妇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02):132-133.

[2]陈青珊.心理护理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74,133.

[3]袁晓明,苏晓霞.有效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