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L-C和冠心病相关性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HDL-C和冠心病相关性调查

袁国良

袁国良(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223600)

[摘要】目的:通过通过分析临床回顾资料,探讨冠心病发病与人体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10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经心脏冠脉造影证实非冠心病患者100名作为对照组。记录实验组患者存在问题的冠脉数量,记录两组患者测量其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其血清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问题冠脉数量更多,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在正常范围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高则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血清含量检测有助于对冠心病进行预判。

[关键词】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1-01

冠状动脉性心脏(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疾病,冠心病的急性发病如处理不当可以造成患者死亡,为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研究表明,人体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相关性,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o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的血清浓度与该病发生相关性如何同样值得探讨[1-3]。笔者试通过临床经过心脏观众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探讨该指标与冠心病相关性及其对提示冠心病发生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样本与方法1.1研究对象笔者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100名冠心病患者及100名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无冠脉改变的患者临床研究对象,分为二组。观察组为确诊冠心病患者;其中最小年龄为56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68.42±2.10)岁;体重在52kg-76kg之间,平均体重为(69.15±2.20)kg。对照组共100名并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其中最小年龄为65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69.42±1.20)岁;体重在51kg-78kg之间,平均体重为(66.21±2.12)kg。经比较可知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中观察组确诊冠心病患者均经过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冠状动脉堵塞问题,而对照组无关心并患者同样做过该检查显示心脏冠状动脉正常。

1.2冠状动脉造影标准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额冠脉造影操作及判断指南,经检查右冠脉、右主干、左主干、左回旋支中至少存在1个血供小于50%的血管则认为是问题血管,判断为冠心病患者收入观察组进行研究,其他情况则判断为无冠心病收入对照组进行研究[4-5]。

1.3生化血清指标的确定患者血清采取均选择检查后第2天早晨,检测前嘱患者当天早上空腹不可进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生产公司为法国STAGO。检测后的生化指标记录在本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中供统计学处理。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建立Excel2013数据库,并采取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其血清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讨论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居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因此如何对该疾病进行预判和检测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虽然已经有文献报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但是经过临床冠脉造影检测的报道尚没有见到,因此笔者选择通过本次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患者均为经过本院冠脉造影确诊后的患者进行入组研究[6]。

本次回顾性对照试验中,收治100名冠心病患者及100名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无冠脉改变的患者为确诊冠心病患者;其中最小年龄为56岁,最大年龄为72,经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平均含量为1.01±0.21mmol/L,与未患有冠心病患者相比,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血清胆固醇水平测定前,要求患者在统一时间进行测定,且严格遵守进食要求,保证测定前处于空腹状态,因此结果较为可信。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冠脉疾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在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由于不同饮食习惯和运动生活习惯,倒追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有所差异,当然冠心病是多因素疾病,对其中一点的研究提供了分析的因素,但最后应综合考虑其他血清生活水平[7-8]。

总而言之,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高则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血清含量检测有助于对冠心病进行预判。

参考文献[1]余盛龙,陈次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2,32(18):2458-2460.[2]HeranBS,ChenJM,EbrahimS,etal.Exercise-basedcardiacrehabilitationforcoronaryheartdisease[J].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1,7(7):212.[3]张新娅,韩雅玲,荆全民,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4):340-343.[4]张化勇,杨帆,魏经汉,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1):46-48.[5]高阅春,李全,何继强,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40-843.[6]刘虹,徐庆科,夏伟,等.冠心病与炎症因子IL-6,IL-8,IL-10,hs-CRP及TNF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446-1447.[7]EmergingRiskFactorsCollaboration.C-reactiveproteinconcentrationand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stroke,andmortality:aninpidualparticipantmeta-analysis[J].Lancet,2010,375(9709):132.[8]杨伟光,王眙民,张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4):4-6.[9]王安伟,罗素新,向睿.266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2):1582-1583.[10]孙佳艺,刘静,谢学勤.2007至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监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