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运动疗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体会

蔡婕

(南京市江宁医院肾内科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透析期间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期间,实施运动疗法可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运动疗法;尿毒症;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065-02

尿毒症是由于患者肾受损,导致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患者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失衡、肾功能减退等,而且因肾功能的受损,导致其他多项系统功能受损,在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较好效果,但是血液透析充分性往往难以保证[1]。因此,本文研究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实施运动疗法,观察对其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3年2月~2016年2月,所有患者血液透析时间均大于2个月,均能够正常进行语言交流,无精神障碍,无关节活动障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49.27±2.16)岁,透析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92个月,平均(47.16±2.37)个月。

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23~76岁之间,平均(49.86±2.92)岁,透析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92个月,平均(47.41±2.58)个月。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注意患者透析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按常规习惯运动,给予适当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具体如下。

①运动前5~10min热身运动,柔软体操、步行、伸展活动等,具体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严格控制,在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能力训练[2]。

②在透析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踏车运动,在运动前检测患者的脉搏及血压,将电助式脚踏车安装于透析治疗床旁,接通电源后,根据患者主观运动设置运动频率,最快不可超过60转/min,运动时间控制在15~20min,脚踏车运动停止前,将速度缓慢降低,在运动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监测。

③在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运动强度,当患者稍感疲劳,有少许出汗现象时,即可停止运动,防止运动过量[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尿素氮进行测定,然后计算患者的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将其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用(x-±s)表示两组两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采用t检验,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透析前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讨论

在对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据相关统计,目前世界上的尿毒症患者,有超过80%依靠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虽然我国血液透析技术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发展,血液透析技术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能够依靠血液透析治疗延续生命[4]。

运动疗法是一种药物疗法之外的康复治疗技术,它对尿毒症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及运动功能恢复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如患者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训练,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将运动疗法运用于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对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均具有明显的有利影响,且在运动疗法中控制患者运动强度,安全性较高[5]。

本文研究中,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在透析前差异不明显(P>0.05)。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其中采取运动疗法的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尿素下降率和尿素消除指数分别为(0.88±0.01)和(1.49±0.6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采取运动疗法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透析充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燕林,李建英,滕艳娟等.运动疗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587-588.

[2]李建英,黄燕林,滕艳娟等.运动疗法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5-26,35.

[3]吴永耀,夏敏,曹盛盛等.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个体化运动疗法对尿毒症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8):580-584.

[4]梁燕萍,肖翠艳,侯永梅等.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6):618-620.

[5]汪静,李江,陈芙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2);112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