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配方系统的优化与重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药房配方系统的优化与重建

尹贤敏胥苏勋张德明张迎秋

尹贤敏胥苏勋张德明张迎秋(南充市中医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422-01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药房配方系统的优化更新,提高药剂人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候药时间,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发展。方法对我院中药配方系统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改进中药饮片编码信息,建立信息化的中药饮片配方系统。结果信息化的中药饮片配方系统可提供有序中药饮片处方清单,中药饮片调剂过程形成流水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结论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中药饮片配方系统可以提高中药房工作效率,可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关键词】中药房配方系统系统重建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崇尚中医,对中药的需求与日俱增。医院的中药房在旧的运行模式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中医药优质服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笔者就现有中药房配方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期望优化或建立一种新的中药配方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人们对中医药优质服务的需要。

1中药房配方工作模式现状

目前,中药房配方工作模式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模式,仅能适应配方量较小的医院或药房,不能充分适应现代中医医院中药品种规格多、配方量大的客观现状。传统的中药配方流程是:药剂人员收到处方并按君、臣、佐、使等审核后,按照医生的原始处方逐一称取中药饮片,再通过复核无误后发出。虽然,能保证调配出的中药不出差错,但是,医院中药房的中药饮片存放位置相对固定,而医生开具的中药与其在药柜存放具体位置无关联。因此,药剂人员只得持方在药房来回频繁走动称取药物,增加了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药剂人员虽然工作辛苦,但效率低下,患者候药时间长而致医患关系紧张。

2现代中药房配方系统理念

现代中药房配方系统与目前的中药配方系统相比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改进,更重要的是配方模式的变革。虽然小包装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引入已经带给中药房现代化的气息,但是配方流程却未得到更新,现代中药房配方系统应是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的运转模式。

3中药房配方系统的重建

3.1中药饮片斗谱编排与优化

中药房药柜或药架应呈“一”字型或“凹”字型排列。常用中药饮片在药柜的陈列应遵循大、中、小三条原则。大原则要求所有饮片按功效进行有序排列,每一竖列为一大类。中原则要求使用过程中频率较高的饮片陈放在整个药柜的中部。例如,解表药类:麻黄、薄荷等;清热药类:知母、黄芩、金银花、生地黄、青蒿等;活血化淤药类:川芎、丹参、苏木、穿山甲等;补益药类:黄芪、杜仲、当归、枸杞子等。小原则要求有五点:一是同一药物的不同炮制品放在一起,如生栀子、炒栀子等;二是常用药物放在药柜的中上层,如黄芪、党参、甘草等;三是质地较轻且用量少的药物放在药柜的高层,如地骨皮、谷精草等;四是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和易造成污染的药物放在较下层,如代赭石、龙骨、石膏等;五是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放在药柜最底层,如芦根、金钱草、白花蛇舌草等[1]。

3.2中药饮片药柜及饮片的编码

对药柜及相应中药饮片的编码采取26个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式,作为中药饮片与药柜关系的唯一码,体现了一对一的唯一性原则[2]。纵观中药饮片21大类(按功效分),具体到每一味饮片都有唯一的编码与之对应。如:黄芪,可以编码为C0201,其中C代表药物功效的一大类,数字前两位代表某一味中药,后两位数字作为其炮制品的补充,如炙黄芪就可以编码为C0202。(图1)

图1新配方系统下的药品编码示意图

3.3计算机对中药饮片编码的录入及打印

利用计算机对中药饮片药品目录增加可识别的字段(即药品编码),此电子码与药柜上的饮片编码一一对应。每当患者对所取中药饮片缴费成功,通过联网在药房终端机上,药房工作人员只需点击单据号,计算机将自动生成并打印出有序中药饮片调配清单。

3.4中药饮片调配流程的设置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目前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中药饮片调配流程的优化与重建。采用系统性重新整合法[3],是在充分理解和辩证分析原有流程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方法,根据清除、简化、整合和自动化的原则对原有作业流程进行重组。当药师得到有序电脑中药饮片清单核实无误后,将调配清单分流给调配台的药剂人员,药剂人员拿到清单后,按饮片排列顺序正向或反向完成调配作业,配好后的中药饮片交发药窗口的药师复核无误后发出。(图2)

图2新配方系统下的调配流程

4结果与讨论

4.1新配方系统的优势与特点:整个调剂流程类似于现代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模式,显得井然有序,省去了来回走动,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医院新进的药剂人员,可以较快熟悉工作环境。因此,药学技术人员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好药学服务。

4.2硬、软件设施的要求:新的配方系统要求中药房要有足够的空间面积,药柜或药架以及取药小推车应便于饮片的拿取,计算机系统能承载快速联网打印,对医院HIS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4.3对中药房配方系统的优化重建,秉承“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的原则。传统与发展,技术的创新,是现代中药房建设的核心。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或改善中药房存在的问题,可以促进医院发展乃至推动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全喜,马劲.现代医院中药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12~214.

[2]彭永富,刘道德,刘松青等.药品编码研究[J].中国药房,2001,12(1):23.

[3]李航,梁万年.作业流程重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4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