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引领下心肺复苏的教学设计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任务驱动引领下心肺复苏的教学设计体会

李娜董楠林芳卉

李娜董楠林芳卉(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心肺复苏是《基础护理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护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文通过对心肺复苏术的教学设计,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临床真实情境,使教、学、做一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任务驱动心肺复苏教学设计

2006年,我校深化《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为此,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及案例教学。选择典型的案例设置仿真的工作情景。将课堂教学设计成护生感兴趣的工作任务,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现已心肺复苏教学内容为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现将设计思路及体会报告如下:

1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的因素。

1.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的概念。掌握现场心肺复苏的方法并总结归纳出徒手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判断心跳呼吸停止,做到及时正确的实施心肺复苏。

素质目标:具备救死扶伤精神,具有争分夺秒的抢救意识,反应敏捷,行动迅速。

1.2学案准备采用我校自编教材基础护理技术任务工单(也称学案),将学案提前发给护生,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问题讨论、基础训练,对能力训练可视护生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可完成一部分,也可努力全部完成,学习结果也全部填写在学案上。在上课前,教师收齐并浏览。这样,可发现护生的一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同时,护生因为经过预习而明确了本节课的难点,在听课时会更加专注[1]。

1.3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三年制大专学生,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喜欢形象思维,不喜欢纯理论的知识学习,喜欢实践中去体会理论知识[2]。为了引领护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优势,教师广泛运用网络技术,把心肺复苏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上传到校园局域网上,护生可以自行下载观看,进行课前预习,做到随时预习。在课堂设计上尽量丰富多彩,运用图片、课件、视频、案例。也为护生创造真实的临床情景。

1.4条件与设备

心肺复苏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内完成。可容纳80人上课,分授课区和实训区域。授课区域有电脑和投影设备、示教和反示教系统[2]。实训区匹配有高级综合模拟人教师机和学生机共24台。教师机和学生机可全部链接,教师可随时掌握护生的操作是否标准。实训时每组4-5人一组进行训练。

2教学过程

2.1案例引入

2.1.1案例引入充分抓住护生的注意力,以PPT及图片展示网上热议案例:“中国最美女记者曹爱文抢救落水儿童,打120现学现用实施心肺复苏,因未抢救成功而失声痛哭。”护生一方面因救人而感动,另一方面因抢救失败而惋惜。

2.1.2教师引导护生讨论:“为什么会抢救失败?身临其境的想:如果当时自己在现场,我会现学现用吗?如果自己周围的亲人,邻居发生不幸,你又刚好在身边,我又会怎样做?”通过一连串的提问,马上把护生带到现场临床情景中,课堂气氛既紧张又非常活跃。

2.1.3总结归纳:“心搏骤停可以发生在任何场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目击者[3],因此给护生灌输一种理念,心肺复苏不是医务人员的专利,普通群众也应掌握此项操作技术,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还要用来指导群众,做心肺复苏的宣传大使”。护生的神圣使命感油然而生,学习动力大大增强,同时培养了护士的职业精神。

2.2任务分解

2.2.2以讨论的内容“如果当时自己在现场,我会怎样抢救落水儿童?”为总任务,按照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学习任务分解为病情的评估及呼救、心脏按压(C)、畅通气道(A)、人工呼吸(B)、评价有效指标5个子任务。

2.2.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示范演示每个子任务,护生马上跟随教师模仿操作一遍,如讲到寻找颈动脉搏动点时,教师一边讲解,护生和教师一起寻找自身颈动脉搏动点[4],效果很好。对于重点、难点的讲解,可让护生先看大屏幕动画视频演示,再由教师亲自示范和动作分解来完成。如在讲到人工呼吸时,教师使用示教和反示教系统,把教师的细微动作放大,重复播放,护生跟着模仿。在讲到胸外心脏按压时,将复杂动作分解、细化。护生先模仿教师双手的动作,再模仿手臂的动作,再模仿整个身体的姿势,最后跟着教师完成按压的动作。按压时对于按压的频率,按压的深度、按压的姿势、按压的技巧,分别重点示范,护生跟随模仿。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从实践中学习理论。

2.2.3在最后总结整个流程时,可以将心肺复苏操作中的主要步骤用一串数字连串起来,理解与熟记“救命密码”即可掌握心肺复苏的全部内容与重要步骤。优点是连贯性好,易于掌握,有很强的实用使复杂的步骤清晰起来,操作步骤不易颠倒与遗忘“救命密码”的简要含义[5]。

表1“救命密码”的简要含义

2.3实训指导

实训前,为防止学习动力减弱,教师自己制作了心肺复苏录像,将动画和真人操作结合起来,而操作者就是本学校的优秀护生。这样为护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更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感。实训中,教师,回指导,不断点评和强化练习。在重难点步骤时,可以将教师机和学生机连在一起,教师可以从主机屏幕上看到所有分组护生的按压深度和吹气量,直接点名组别进行纠正,教师可掌握全班的整体训练情况。同时,教师充分发挥护生的能力,让组内其他护生进行纠错。比如寻找颈动脉的方法、按压姿势,按压手法、开放气道的方法、操作步骤是否颠倒等。护生在对其他同学纠错的同时,自己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实训结束后,由一名护生进行回示,回示护生应具有代表性,引导护生归纳总结出心肺复苏每个任务的注意事项,提高护生的观察能力与归纳能力。

2.4阶段考核

采用小组操作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考核达标,运用游戏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护生的学习动力。在实训前以经布置任务,实训快结束时,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那个组救活得人最多,以救活模拟人、音乐响起为标准。教师也会承诺选出最优秀的以为护生为他录像留作纪念。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2.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总结出本次完成任务的具体内容,布置课下作业:做一本宣传手册《心肺复苏健康教育》,题目自拟、格式不限、图片不限,作为实验报告成绩保存。为体现心肺复苏价值,至少教会10人进行心肺复苏。

3设计特色

3.1培养护生救死扶伤的精神。在上课期间,鼓励大家成为心肺复苏术宣传形象大使,每个同学都有一种使命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学习积极性大大加强。

3.2教学做一体化。教师一边演示,护生一边跟着模仿操作,边做边学。

3.3锻炼护生综合能力。可以锻炼护生处事沉着、泠静,及时、正确、敏捷。

3.4锻炼护生主动学习能力。健康教育手册直接体现护生的整体水平,是否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CPR是急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性强,操作细节对患者预后影响很大,医护人员对CPR技术掌握及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患者的预后,教学中既要讲清理论问题,又要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巧,精讲多练[6]。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研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专业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的作用,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项目和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1]胡平.行动导向式教学在“电气运行”课程中的实施技巧[J].中国电力教育,2012,(6):82-83.

[2]周东黎.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设计[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1-92,94.

[3]李佳,吴瑛,肖倩,等.视频自学与课堂教学对公众心肺复苏技能获得与保持效果的荟萃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00-1203.

[4]李佳,吴瑛,肖倩,等.五年制高职护理心肺复苏课堂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08,1(26):80-81.

[5]刘克英,陈兰,等.“救命密码”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操作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5):30-31.

[6]高伟波,薛晓艳,等.如何做好心肺复苏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