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长制的落实黄洋河“一河一策”的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3

浅谈河长制的落实黄洋河“一河一策”的做法

陈芸

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通过对黄洋河的现状,对黄洋河的水资源保护、河岸线治理、防洪保安、河道管理、执法监管等存在问题,提出治理目标及措施,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黄洋河;治理目标;措施;管理机制

一、河流概况

(一)水文气象

黄洋河是汉江南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平利洛河镇五台山北则,地势北高南低,流域成扇形,河床比降大,为山溪性河流,主要支流有清水河、东河、西河、繁溪河、洛河、丰河、南坪河、线河、淑河、双河、湖河、县河等,在县河镇下游有三岔河、东沟和磨沟河加入,流域面积主要位于平利县境内,由南向北流经洛河、大贵、老县、县河镇、张滩镇5个乡镇,在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汇入汉江。黄洋河全长126km,流域面积964km2,河道比降3.94‰;在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境内流长39.7km,境内流域面积276km2,境内比降2.05‰。

黄洋河河域属北亚热带河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垂直性气候特征明显,夏季多暴雨,属《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简称安康水文手册)划定的第三暴雨区,降雨主要出现在6-9月,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913mm,多年平均径流量3.5亿m3,平均日照数1753.8小时,无霜期为234-261天,年平均气温为15.1℃。

(二)社会经济状况

县河镇黄洋河流域内辖9个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13490人。其中人口分布集中在沿河两岸。常用耕地面积14170亩,其中坡地面积8415亩,水田5755亩。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水田以种植油菜为主,坡地以种植玉米以及小杂果、板栗、拐枣等林果类为主。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劳务输出和生态旅游。

2005年黄洋河被安康市确定为原生态保护河流之一。停止水电等项目开发建设。近年来,汉滨区政府大力扶持黄洋河沿线发展休闲农家乐,先后建起了清雅山庄、毛坝田园、河源山庄生态旅游观光园,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靓点。

(三)境内流域基础设施状况

在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河流境内现有桥梁3座,社区集中污水处理1处,垃圾处理填埋厂1处。沿线散户通过2015年、2016年“改厨改厕”工程50户,县河、红升两村生活垃圾纳入城镇管理范围,垃圾清运车每天收集一次,运往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丹治工程黄洋河项目区纸房河小流域涉及张滩、县河两镇11个行政村,2013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k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5.35km2,生态修复面积9.65km2;2014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6k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8.49km2,生态修复面积7.27km2。

二、存在问题

(一)水资源保护问题

1.河流沿线集镇、社区、学校等人口集中区域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存在漏排入河现象;

2.沿线散户生活垃圾乱倒、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3.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农业废弃物等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及流域内坡耕地种植业农药、化肥随水土流失造成面源污染;

4.水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体现在村民的卫生习惯还未养成,乱倒污水垃圾现象较为普遍;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宣传不到位。

(二)沿河岸线治理问题

1.河流沿线存在建设施工弃土、弃渣乱堆乱倒问题;

2.河岸生态景观较为缺乏;

3.沿线河道存在非法侵占河道滩地、水域、护岸地、护堤地及乱搭乱建问题。

(三)防洪保安问题

河流沿线人口集中区域及重要设施防洪排涝能力、防洪治涝能力不足,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

(四)河道管理问题

1.河流管护未实现常态化,电、毒鱼现象时有发生;河道保洁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河长制工作目前尚处在前期准备阶段,各村,社区对这项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巡查,监管等专职工作人员还未落实。

3.河道管理机制不健全,“河长”与职能部门、执法部门协调等方面有待加强。

(五)执法监管问题

1.执法任务、执法条件、执法措施等方面有待加强;

2.河道保洁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巡查人员力量配套不足,河道视频监控等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三、治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理原则,以“治污水、防洪水、抓节水”为治理理念,以提升黄洋河河流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突发水环境事件得到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实现河流水质、水生态、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从根本上维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使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六无六有”目标,即:无垃圾、无直排、无碍洪、无违建、无违采、无损毁和有堤防、有绿化、有景观、有制度、有队伍、有管护。

(二)具体目标

1.疏通水系,畅通水流,实现“河畅”目标。疏浚整治河道,清除河道障碍,桥涵配套到位,水系引排畅通,为建设“水清、河畅、”的美丽黄洋河。

2.规划设计农田防护堤和防洪堤建设,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和重要河段防洪工程,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坡整岸绿,生态自然,实现“岸绿、景美”目标。河堤岸坡整洁,生态自然,无乱垦乱种,无生活、建筑垃圾,宜绿河段绿化到位。

4.长效保洁,水质良好,实现“水清”目标。日常管理到位,长效保洁落实,水面无垃圾、无明显漂浮物,水质良好,常年保持河水清澈,水生物生长自然。

5.宜居水乡,群众满意,水环境优美,水景观宜人,群众满意。

四、整治措施

针对河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水环境污染、河岸线侵占、乱围乱堵、毒鱼等问题。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系统性整治,夯实“六治”工作方法,即河长主治、源头重治、系统先治、工程整治、依法严治、群众群治。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

以恢复河流生态功能为目标,全面进行水环境污染治理。

1.结合移民搬迁集中安置,修建集中污水处理厂和河流沿线垃圾池和生活、建筑、农业垃圾处理。规范垃圾收运清理,做好河岸与河道保洁,解决因脏乱差、垃圾入河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问题。

2.在已有入河排污口调查成果基础上,提出入河排污口取缔和治理要求,对重要排污口专项整治,明确整治措施任务。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绿色无公害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区域内生态和人居环境。着力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氮磷流失。大力推广运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切实降低农药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力争化肥施用强度逐年降低。

4.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将流域堤防建设项目与水环境治理工作相结合,做到防洪与生态保护并重,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美化流域生态环境,推动水保环境治理进程。

5.大力开展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宣传工作,让“节水、护水、惜水”观念深入人心。推进节水灌溉技术试点和农业节水示范区的项目,建设工业节水示范工程、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公共机构。

6.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科学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一切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严格挖剜水源地周边地区的开发活动。落实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沿线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

(二)加强河岸线治理

1.拆除违法占用河道、严重影响河水流通、严重影响行洪安全有碍景观、影响环境卫生的障碍物。

2.依法查处向河道内乱倒垃圾、弃土弃渣的违法行为;依法整治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建筑物,临时构筑物堆放建筑垃圾等影响行洪安全的行为。

3.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绿化建设,通过实施河流沿线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形成河流景观带,提高河道的品位。

(三)加强防洪保安与水土流失治理

1.建立防汛预警机制,配备完善的防汛救灾物资设备。

2.对水土流失易发地带进行定点整治,协调行业部门修建水土保持工程,推进流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四)加强河道管理

1.深入贯彻河道生态建设理念,建立健全“河长制”,严格河道采砂管理,严厉打击电毒炸鱼行为。通清淤疏渗,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推进流域综合整治。

2.增加河流保洁经费。完善保洁设备,健全保洁队伍建设,规范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河道保洁质量。

3.加强对包干河道的日常保洁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河道清理,加强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沿线垃圾收集、清运,加强环境卫生巡查监管,减少河道面源污染,提升河道生态环境。

4.加强对河道附近居民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各村通过发放环保宣传册,开展环境保护主题讲座,在公告栏张贴环保宣传资料等形式。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使“五水共治”工作取得长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县河镇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保站、环卫所、土管所、相关村(社区)等为成员,制定“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二)协调配合,明确责任。

河流“一河一策”实施实行属地负责原则,辖区村级河长是实施保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河长要明确自身责任,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进行河流生态保护。

(三)强化督察,挂牌督办。

建立逐级约谈制,对工作严重滞后的社区村,由镇级河长进行约谈,约谈后,滞后村社区向社会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建立行政河长责任制。对因工作不主动、措施不到位,对公众举报受理不及时等导致“一河一策”工作实施严重滞后、整治成效公众意见较大的,实行追责问责。

(四)落实资金,强化保障。

镇上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筹集专项资金,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确保一河一策实施资金的到位。

(五)部门联动,加强执法。

镇上将定期组织水利、环卫、土管、派出所等相关各部门及站所开展联合执法。始终保持零容忍、严处罚的高压执法态势,加大对生活、建筑、农业面源等各类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的查处力度。

(六)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镇上将加大对河流沿岸污染整治行动的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曝光落后,强引导,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对于公众举报的各类问题河道违法排污行为,第一时间受理,并组织核查和整治。积极引导公众既当监督者又当参与者,健全公众监督队伍,积极鼓励社区村建立义务护河队,卫生保洁员,环境监督员等队伍,动员全民积极参与治河护河。

六、长效管理机制

(一)健全黄洋河管护责任体系

落实镇级河长1名,镇长为所辖河流管理保护的直接责任人;落实镇级河道警长1名,由辖区派出所所长担任,负责打击涉河违法行为;落实村级河长9名,分别为黄洋河沿线各村的负责人,各村级河长为责任河段管理保护的直接责任人;落实护河员1名,具体负责河道的日常保护与管理工作。

(二)河面保洁及垃圾入河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河道保洁及垃圾入河日常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河道护河员,村、社区“义务护河队”的作用,落实河道保洁分片负责制,明确河段保洁责任人,并加大保洁工作的奖惩力度,落实河道保洁奖惩机制,把保洁工作的好坏与经济利益挂钩,切实发挥保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河道保洁常态化管理到位。二是建立河面河岸保洁联动机制,形成河面、河岸统一管理的局面,杜绝河面河岸垃圾养护人员互相推诿的行为。三是增设沿河垃圾屋等垃圾收集硬件设施,进一步健全治河垃圾收集系统。

(三)违章占河管理

一是发挥河道管理员的巡查监管作用,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违法占河行为,及时进行制止。二是建立有效的举报奖励措施,举报的违法占河现象一经查实,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三是积极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大涉水涉河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四)河岸绿化养护管理

建立和完善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制度,按照村居、社区属地管理为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落实专人负责监管,及时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结束语

为建设“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美丽黄洋河,保障沿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流域水环境安全,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全民治水,全面推动河道流域“一河一策”的落实。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河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