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风险评估管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校园安全风险评估管窥

吴恒

(陆军边海防学院,陕西西安710108)

摘要:校园安全成为社会治理的关注焦点。当前提高校园安全治理效益的关键在于抓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高评估效益。为此,应正确认识校园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及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突出评估过程管理。

关键词:校园;安全风险;评估

近年来,校园安全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些恶性案件和事故发生在校园及校园周边,不仅为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的,也给驻地社会治安带来了严峻挑战。部分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学生和家长、学校和家庭在安全治理中的联动关系出现了角色错位,造成关系不顺畅,结果治理效果差,社会不满意、家庭不满意、舆论不满意的现状。从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当前校园安全治理不理想的根源在于安全风险评估的运用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重点对校园安全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研究和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校园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安全工作始终被定为在生命财产范畴之内,可见形态的损失常常作为界定风险后果的主要标准。然而思想领域的无形安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消极思潮的抵御,对封建迷信的破除,对极端思想的批驳,被淹没在繁复的应考之中,而没有真正走进生活和实践之中。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没有深入到思想当中。特别是在网络化社会之中,校园更容易受到具有不良动机的思想动员。因此,加强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巩固和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加强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是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有力保证。随着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都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特别是对中小学而言,新建学校不断增多,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校园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校园安全面临着学生素质差异却在逐步加剧,教学资源的数质量明显滞后,保障条件社会化,以及教学手段方式实践化带来的挑战。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向开放办学模式转变,隐患因素更加容易形成和累计,因此,必须加强安全风险评估。三是加强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是化解周边不良环境的重要途径。古有孟母三迁,但是学校作为公共事业不能选择周边环境,只能化解和防范不良环境。校园大多位于居民聚集区,聚集区必然有各种娱乐场所,例如歌舞厅、网吧、游戏厅等。这些场所常常聚集在校园周围,甚至主动吸引学生消费。青年学生容易受到色暴力和赌博等违法违规活动的引诱,并走向迷途。加之,校园外机动车辆多、小商小贩多、小偷小摸多,容易引发矛盾,青年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容易情绪化。因此,加强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尤为必要。

二、健全机制是校园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在要求

增强校园安全,维护育人环境是校园管理的政治任务,必须始终保持责任感,对隐患因素的危害性有清晰认识,对校园育人宗旨有敬畏之感。

首先,要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学校领导层要切实把安全风险评估作为校园治理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在行政机构上,以校领导、部门领导和教师三个层面为支撑,建立安全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安全风险评估领导办公室,将组织领导机构由虚设变为实体。其次,要合理确定评估机构人员的来源,做到既有主抓领导,又有部门主管,更有普通教师参与,在能力素质上进行合理搭配,在性别比例上进行合理划分,在性格构成上均衡吸纳,在业务上形成覆盖。再次,要明确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评估机构中的人员到底干什么,负责什么应结合人员结构特征进行明确,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人人知道履责,人人能够尽责。第四,评估机构应注重借用专业力量。日常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学校评估机构而言,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完整推进。但是对学校举办或参与的重大活动,特别是动员学生较多,活动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活动过程较长且与其他组织有交叉的情况下,应借助专业力量进行风险评估。在专业力量的帮助下,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分析,解决学校自行评估力量不足,能力欠缺的问题。第五,要落实安全风险评估的责任追究机制。没有责任的权力必然遭到滥用。没有监督和奖惩的责任也不会得到落实。只有把奖惩用到位,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才能算真正建立起来,运行机制才能得到真正的驱动。

三、紧扣重点抓好过程管理是提高评估效益的关键

一是评估准备阶段,要突出方案制定。安全风险领导机构应针对校园当前安全形势,或组织参与的重大活动,明确界定评估对象、划定评估范围,提出评估时限。评估机构要对评估对象进行现场勘查,初步了解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安全关联度。同时,组织专人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与评估对象有关的技术资料。对前期划定的评估对象进行评估范围界定,如评估大型学生运动会可能存在的风险,需对运动会实施空间、场地硬件、进出口开放度、家长及社会人士的身份确认、安保力量布控等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评估方案。评估方案是实施评估的基本依据。在实施时应围绕评估的主要目的确定评估目标,针对评估对象特点和范围特征明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评估步骤等。同时,要在方案中明确提出评估各步骤的重点,对评估小组成员的工作要求等。

二是评估实施阶段,要突出评估方法。评估方法的选择在准备阶段已经完成,实施阶段则要重点关注评估方法的运用。任何方法的运用都不是盲目的,都是建立在对评估信息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的。为此,评估实施时,要充分收集信息。评估机构应组织成员深入评估单位收集具体信息。主要包括:确定重大活动的运营薄弱环节,校园周边的环境变化,安保硬件设施的功能状态,学生在特定时间内的思想动态,重要场所危险源的管理情况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预测可能影响安全工作的各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作为风险评估的指标。在具体方法上,可通过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推进评估实施。在一个复杂的评估对象中,往往包含着多种因素,如果风险因素之间交叉度不强,可采用分项评价方式。分项评价应重点对软硬件风险源、安全制度、安全投入、安全组织等方面逐项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查找隐患,堵塞漏洞。在实施分项评价的基础上,如果隐患威胁程度较高可进行综合评价。由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召开会议,对分项目评估情况作出总体判断。一方面要确定本次安全风险评估的等级。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对分项目评估罗列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必要时可借助专业力量组织实施。通过综合评价,判断隐患因素的危险程度,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三是结果处理阶段,要突出反馈应用。这个阶段,首先要由评估负责人负责牵头,在评估组织中抽选2至3人根据评估情况撰写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是对评估目标的综合反馈,一般应包括评估背景、指导思想、任务来源、评估目标及基本要求等。此外还应对评估对象的现状进行综合描述,在分项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安全风险评估结论,确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机构应以召开会议的方式对评估报告进行审阅审查,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的问题,不符合校园实际的评价结果提出纠正意见;对安全管理组织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对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出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议。完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后,应及时将有关事项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只有评估没有应用,安全治理效益难以提高。为此,安全风险评估结束后,应迅速将评估结果反馈到相关单位或部门,并监督存在隐患的部门、班级切实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与此同时,在具体检查监督过程中,评估机构还应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不断变化的时间,适时提出安全管理工作规避风险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改进评估方式,提高评估效益的措施。